新江南网欢迎你/www.xjnnet.com/新江南网荣誉出品 |
12月2日,是第13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安全、畅通的出行环境一直是大家期盼的。
都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对于交通管理而言,“快”字诀同样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延绵不绝的高速路段,更加考验管理者的应对速度。为了这个目标,杭州高速交警一直在努力“提速”。
一直很忙的下沙大桥,拥堵有所缓解
“快发现+快处理”双管齐下,给交通减压
对于很多常从城东进出城的朋友来说,下沙大桥(钱江六桥)想必不会陌生。货车多、拥堵多,是其两大典型特征。
下沙大桥的位置,在下沙枢纽与红垦枢纽之间,全长 7920 米。在杭州多座跨江桥梁中,只有它能承载过境货车,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功能,使得它成为钱塘江上通行量最大的桥梁。这些年,下沙大桥每天双向车流量超过11万辆,其中货车占比近4成,高峰期缓行在所难免。
另外,为了满足通航需要,下沙大桥设计了较为明显的上下坡,以预留出足够的桥下通航空间。不过近些年,随着货车载重量提升,一些“大块头”货车爬坡时就显得有些吃力,车速因此下降。大货车速度降低,旁边的小车也会受到影响,万一有司机注意力不集中或采取措施不当,就容易出现追尾或刮擦事故。桥上本来车就多,出现事故后车道通行受阻,拥堵自然更加严重。
每天有如此庞大的车流量,想要完全不拥堵自然是不现实的。但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如何尽可能地缓解情况,考验着执法者的智慧。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快!”杭州高速交警六大队副大队长胡跃庭说,当有状况出现时,只有发现得快、处理得快,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影响。为了这个“快”,六大队的交警们着实费了一番大功夫。
为了能“发现快”,他们通过后方视频巡查+前方无人机巡逻的“人机结合”,实现事故早勘查,在司机报警前;为了能“处理快”,他们在桥上重点路段建立了多个24小时主线救援岗,设置6组施救联动力量随时待命,一旦遇到警情,值班人员第一时间会赶赴现场处置。
同样一起追尾事故,交警5分钟到场和15分钟到场,产生的结果完全不同。越早到场将事故车撤离,后方的拥堵也会更快缓解。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现在警力的平均到场时间仅需4分钟。在高速上,这个时间算是相当极限了。
除了提升事故快处效率,交警也在探索更多优化方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近他们创新性地在下沙大桥上桥口路段设置了硬路肩临时通行措施。在部分时段,车主可在交警指挥下通过硬路肩行驶,释放高峰期交通压力。
一套组合拳下来,效果已经有所显现。今年以来,下沙大桥段的事故量同比下降21.8%,缓行距离和缓行时长日均减少1.8公里和168分钟。虽然拥堵情况仍在,但较之以前已有改观。
新江南网欢迎你/www.xjnnet.com/新江南网荣誉出品 |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