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南网欢迎你/www.xjnnet.com/新江南网荣誉出品 |
杭州日报讯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向来人称西湖之美,美在“三面云山一面城”,山水相融、湖城合璧、晴好雨奇。是以古人有云:“不到西湖看山色,定应未可作诗人。”
然而西湖之美,岂止在山水。有一个说法,西湖之美“浸透着江南韵味,凝结着世代匠心”。那么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所赋予西湖的又是什么呢?乃是自然之美与文明之美的高度结合:生态文明。
本报“爱上杭州的100个理由”系列报道,其中有一篇,讲的是“鸳鸯爸爸”陆建利及其发起组建的西湖“鸳鸯护卫队”的故事。“鸳鸯护卫队”自2017年组建以来,已吸引大学生、教师、工人、公司职员、退休人员等来自各行各业的数百余人加入。近年来,杭州良好的生态,吸引了不少鸳鸯从候鸟变为留鸟,在西湖配对繁衍。每年4月底5月初第一窝小鸳鸯出生后,“鸳鸯护卫队”就开始在湖边巡护,防止幼鸟受到抓捕等伤害,直到它们学会飞行。从2017年的6窝45只到今年的26窝182只,8年来,西湖鸳鸯的出窝数已累计达150窝共1199只。
报道说,从时常上演的众人携手护送鸳鸯一家过马路,到市民自发在早高峰期间守护与“妈妈”走散的小鸳鸯,每一个看似微小的举动背后都是杭州人对大自然和美好生灵的关怀;这份人与动物之间传递出的爱,如同一股股暖流,流淌在西湖的每一个角落。
鸳鸯在湖上悠然自得、与游人可爱互动的场景,乃是杭州新时代以来致力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生动缩影。杭州自古有“人间天堂”的美誉,那么什么是“天堂”?在人的一般想象里,那里一定是鸟语花香、山明水秀,有无数的小动物、小精灵,欢乐而和谐、热闹又静谧——这样一幅美好场景,用现代术语来讲,就是“生物多样性”。去年5月,西湖首次鱼类调查显示,西湖生活着36种鱼,以及至少陆生高等植物1223种、陆生脊椎动物238种、水生生物250种、大型真菌77种、昆虫1353种……近年来,来西湖过冬的北方候鸟品种和数量也越来越多了,除了鸬鹚、织女银鸥、鸳鸯、普通秋沙鸭四大越冬鸟,还有白鹭、斑嘴鸭、黑水鸡、银鸥、普通翠鸟等等。去年,工作人员还在西湖水域发现一只骨顶鸡带着四只小雏鸟觅食,作为冬候鸟的骨顶鸡选择在西湖繁衍后代,是西湖在“复原生物多样性”上的又一生动例证。
杭州之有西湖,犹人之有眉目。西湖是杭州的眉目,这个眉目展现的不止有山水之美,更有生态之美、人文之美。西湖是一扇窗口,生动展示杭州一直以来,遵循“八八战略”指引,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矢志打造美丽中国的杭州样板。坚持“生态优先、环境立市、绿色发展”的杭州,“生态文明之都”的金名片必将越擦越亮。
新江南网欢迎你/www.xjnnet.com/新江南网荣誉出品 |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