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不把小摊当生计,一辆三轮车,一辆推车,2平方米,很可能是一家人在杭州唯一的收入来源;对于食客来说,夜里食肆的一盏灯,一股香味,也能成为操劳一天的简单慰藉。
都说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香气四溢热气腾腾的夜市,是城市经济的一部分,也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今年5月,橙柿直通车报道了临平的无国界夜市,讲述了这个夜市从“野生”到“正规军”的过程,无国界夜市管理方开启了新思路,把自带流量的野生夜市纳入正规管理,减少投诉的同时守住流量,在不扰民的同时,给散落在各个街头的夜市摊主打造了一个安心经营的场所,随后央视也对无国界夜市的模式做了报道。
三个月过去了,无国界夜市发展得怎么样了?摊主们“转正”之后,经营模式和思路发生了什么变化?橙柿直通车又回到无国界夜市,去看了看。
晚上六点半,随着夜幕降下,夜市摊主们纷纷蹬着三轮车、骑着电动车,自四面八方而来,汇集到一处,无国界夜市逐渐亮起了暖黄色灯光。
添置了新冷柜和烧烤炉
70岁的烧烤摊主自拍短视频为夜市引流
无国界夜市有个烧烤摊,是东北来的一家子开的。
“我们很珍惜这个能安心开店的机会。”70岁的张老爷子坐在露营椅上,半眯着眼睛说道。
今年3月,张老爷子带着家人,一路南下来到了杭州。初到杭州,他们买了一辆三轮车,在车上搭了个简易的棚子,四处寻找摆烧烤摊的地方,摆了几个月流浪“野摊”,终于在无国界夜市抽中了签。
那些摆“野摊”的日子,张老爷子用颠沛流离来形容,如今有了固定摊位,他和家人都很珍惜。
记者路过烧烤摊的时候,老爷子正拿着手机对着烧烤摊拍视频,说是一会要发社交媒体。
“我本来也不知道这些的,但这里来的年轻人多,上个月有一天,有个常来店里吃串的小伙突然问我,你家这么好吃,为啥不拍拍小视频做宣传?”
“我刚开始听着一脸蒙,都不知道他说的是个啥。”老爷子哈哈笑,“小伙子帮我建了个账号,教我怎么拍,我慢慢会用了,现在这个账号都是我在运营。”
之前他有一个老客微信群,由于没有固定摊位,只能在群里发每天摆摊的位置,让老客们来找,客人们累,他也累。如今有了固定摊位,除了能把更多精力放在食物料理上,还能拓展和稳定客流,原本几十人的老客微信群,如今也有了两百五六十人。
老爷子打开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给记者看:“之前我主要是发一些串烧烤、做烧烤的视频,但流量一般,最多也就一两千浏览量,空闲时间,我慢慢摸索怎么引流,还和夜市里一些年轻的摊主交流账号运营经验,尝试优化图片,给视频带上‘夜市’‘无国界夜市’标签,现在发的视频,浏览量好的时候能有七八千。
“我也不用每天晚上这么拼,跑好几个地方了,每天做到凌晨一点就可以收工了。”老爷子把原本的三轮车转手卖了,换了全新的移动冷柜,还添置了新的烧烤炉,因为“有了家的感觉”。
车展开起来
管理方用心在帮夜市引流
吴大哥住在附近,晚上凉快,吃好晚饭,特意骑小电驴带着儿子来无国界夜市,“儿子就喜欢那家椰子甜品店,带他来解解馋”。
这家椰子甜品店的摊主正好不在,看店的是摊主的阿妹小陈。海南姑娘小陈告诉记者,阿姐5月底在这边开起来了这家椰子甜品店,刚开始就阿姐一个人干,自己是上个月来杭州帮阿姐的,听说杭州这边摆摊经济做得很好,也想着来学习一点经验。
“阿姐做新媒体引流很上心,还没出摊的时候,拍一拍准备椰子、椰奶、各种甜品小料的视频,出摊的时候,拍一拍摊子的布置,顾客们来得多了也要拍一拍。”甜品做得用心,账号也做得用心,有很多食客刷到了视频,慕名赶来尝鲜。
95后的浩哥来自江苏,目前在无国界夜市经营一家牛肉摊,他在新媒体平台除了发视频作品,出摊的时候,还会做直播,现在积累了近200个粉丝。
老家江西的00后小李,摊位上挂了两个大红灯笼,还贴着搞怪的代表辣度的表情包,这是她开的一家烤猪蹄摊,在每个社交平台都开了账号,宣传夜市和自己的小摊。
越来越多的摊主意识到了集聚效应,开始在账号里加入无国界夜市的要素,告诉大家怎样找到这里的具体位置,这里会举行什么活动,还有其他的一些什么摊位……
小陈说,管理方也很用心在帮夜市引流,上个月无国界举办了一个车展:“就在旁边的那块空地上,可热闹了,来看的人源源不断,那两天我们的生意特别好。
“政府相关部门给我们搭起了这样一个平台,我也要珍惜机会多多学习,希望能学好了回老家自己摆摊或是开店。”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