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富阳龙门研创集合村“开村”了!它与其他的村有什么不一样,记者走进了村里,一探究竟。
龙门研创集合村选址在民国时期文保建筑正大昌,以研创共享中心为平台,致力于打造一个融合文创研创、教育实践、文化交流、产业孵化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共享中心。
在昨天的“开村”仪式上,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副院长陈炜被聘任为研创集合村首任村长。陈炜告诉记者,自己非常喜欢龙门。在带学生来龙门做项目的期间,他感受到了这里宝贵的真实感。“我们一直想让古镇‘复活’,如何‘复活’?真实感很重要,它不能徒有虚表,而是要有烟火气和生活感。传统乡村的回归也并不是做物理上的叠加,而在于化学上的融合。比如这次有7家企业入驻龙门研创集合村,他们涉及规划、建筑、文化创意、艺术品交易、数字化等方面。这些社会资源,就从设计、文化、艺术角度,不断探索龙门的可能性。”
龙门镇党委书记陆锡明把龙门称作是“都市里的乡村”。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路上,离不开人的作用,其中一群人便是高校的学生和老师,他们为龙门带来了活力和专业。
昨天,龙门镇与浙工大设计与建筑学院签订校地共建协议,“10+1”高校联盟龙门研创基地、龙门古镇全国高校综合教育实践基地正式揭牌。
龙门镇与浙江大学浙大规划院创新联合研究中心、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科技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树人学院城建学院、浙大城市学院国土空间规划学院、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10所院校签约,将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推动政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为龙门研创集合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浙工大设计与建筑学院规划系主任周骏受聘成为正大昌研创共享中心主任。他表示,共享中心为浙江省“10+1”教学联盟提供了自由交流、合作共享的广阔空间,10所高校将继续围绕乡村开展课题研究,充分发挥科研、人才优势,以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赋能。
未来,龙门镇将继续推出各类政策,为有志之士在龙门投资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条件。“我们诚邀各类人才多来龙门、常来龙门、会讲龙门,共同为龙门保护发展、乡村文旅共富赋能给力。”陆锡明表示。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