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
“四特三新三潜”产业能级不断跃升;园区更新推动新旧产业有序更替;创新型企业斩获行业细分领域“第一、唯一”……今年前三季度,规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全市前三。近日更是闪耀“2024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在全国2100余个省级开发区中脱颖而出,蝉联第一。
常州经开区披荆斩棘、拔节而长、创新突围,开辟了一条厚积薄发的路子,开创了向“新”向“智”,向高攀登的新局面。
重大项目加速建设
桩机起落、吊臂舒展、车辆穿梭、工人忙碌,一个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
运河智创湾园区,常州新誉高性能永磁材料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计划建设12条先进生产线,达产后可年产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5000吨;中车戚墅堰所新能源风电传动系统产业化基地风电联合厂房全部屋面完成封顶;9月底横林智慧产业城交付,聚焦智能装备、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机电装备等产业,签约高新技术企业,主攻细分市场。
中车戚墅堰所生产车间
重大项目加速建设,项目招引持续上新。
继2020年在常州经开区投资设立设立大前机床(江苏)有限公司,从事大型高速五轴加工中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后,前不久,台湾大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又拿地,新建大型高速五轴龙门加工中心及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额约8亿元。10月中旬,高端流体储运装备项目和新型功能性饰面材料项目落户常州经开区,将在高端装备、材料领域发力。其中,新型功能性饰面材料项目对横林地板产业当前主流的石(木)塑地板实施迭代升级,同时致力于填补国内产业空白。
今年全区以项目攻坚突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经济稳健增长,前三季度,累计招引项目54个,总投资约218.03亿元,不乏超30亿元、10亿元的项目,入选省重大项目5个并全部开工,数量创历年之最;市重大项目列统投资完成率全市第一。
竞逐新能源新赛道
“新能源之都”“万亿之城”是常州的靓丽新名片。常州经开区抢抓产业风口,引导企业竞逐新赛道,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成为常州新能源产业生力军。
“这两年我们测试了上千种材料,研发出新一代更薄更安全的纳米级隔膜材料,将破膜温度从160℃提升到180℃,大幅提升了锂电池安全性,出货率进入全球前三。”常州星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工艺副总工程师王金波介绍,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和配套服务,企业营收从2021年的14亿元,猛增到2023年的24亿元,年纳税2.7亿元。
杉元科技有限公司迭代开发第四代石墨烯导电浆料,连续2年被评为江苏潜在独角兽企业。“目前,市场上的石墨烯导电浆料大多是第一代、第二代,我们已开发了第四代产品,并首创具有多种功能的石墨烯新材料。”杉元科技董事长孙培育介绍,企业主导起草多项石墨烯行业标准。
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车辆的智能化、电动化已是大势所趋。常州经开区以大力发展智电汽车关键零部件为核心,加快打造面向长三角的智电汽车产业示范基地,汽车电子产业规上工业企业的数量为67家,不乏协和电子、中车汽车零部件、日盈等“高个子”企业。比如日盈正围绕智能座舱领域“感知—传输—控制”产品链,大力拓展传感器、高速线束、控制器等产品的研发和销售,积极拥抱新能源产业。
全链创新加速跑
6月24日,常州经开区企业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复兴号高速列车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是全市首获此类殊荣;9月,拥有核心技术专利超230项的常州欣盛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区首家独角兽企业;9月24日,博瑞电力成为常州市首家通过国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级评估的企业;11月,全区7个项目获得2023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当前,全区拥有国家特色产业基地2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1个、高新技术企业近50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超170家,创新驱动水平居全省省级开发区首位。
博瑞西藏项目
为新技术、新动能的涌现提供肥沃“土壤”,常州经开区精准制定扶持政策,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和独角兽(培育)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的梯次培育库,与此同时,围绕科创载体建设五年发展规划,推进“1+9+21+N”双创体系构建,着力布局9个众创集聚区、23个特色园区,积极引培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双创项目、科创平台和科创企业,推动双创载体提档升级。常州华工智造数字研创园、常州大学常州经开区科技园项目相继落户东方三新科创产业园。
博瑞智能车间
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让数字产业拓展实体经济空间,常州经开区工业企业搭乘“数字快车”,实现“链上开花”。数字化设计仿真缩短产品研发生产周期,生产车间里机器人小车“跑来跑去”精准运送物料,“数字大脑”监测全流程生产……这样的场景时常可见。当前,全区创成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数字化转型试点提升项目1个,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8个,各级智能工厂(车间)和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超百家、星级上云企业250余家。
去年,常州经开区制造业贷款和科技贷款占比全市第一,全区首个外资基金项目成功落地。常州经开区税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新入选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23年共享受减免所得税7500多万元,其中因研发加计扣除减免企业所得税超过5000万元,足见这些企业形成了以创新为主导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两年多来对于突破卡脖子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的项目,常州经开区科技和投资促进局向上争取扶持资金1.05亿元,下达本级科技奖励资金1.1亿元。
腾笼换鸟向高攀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绕不开资源和创新驱动。土地、厂房作为发展的硬件,如何最大程度发挥作用?园区更新成为常州经开区重塑城市体格的关键“法宝”。
由村级鑫泰工业园更新提升而来的东方数字经济产业园,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展示等功能于一体,周边还设置有学校、商业街区等优质公共服务配套,一开园就迅速吸引60余家现代生产性服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江苏科镭激光设备有限公司徐弋达说:“这里有地铁,有公交车,我上下班都经过龙城大道高架,很方便。”
“针对产业集群水平、体系现代化程度不高和产业要素资源配置能力不足的问题,必须做强顶层设计,推动产业版图‘提质扩容’。”常州经开区经发局副局长李滨透露,常州经开区出台《产业发展五年规划(2023—2027年)》,个性化制定产业发展思路。
乘着“园区更新”的东风,常州经开区建设高质量高标准厂房,利用东方汽车电子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东方三新科创产业园等工业园区筑巢引凤,形成“落地一个、带来一串、集成一片”的集聚效应。例如,总投资约10亿元富晟集团汽车电子研发制造基地项目一期,和总投资约16.6亿元的北京电力系统核心装备项目,皆计划落户东方汽车电子产业园。
轨道交通产业园
为发展腾空间,全区打造包含绿色优特钢产业园、轨道交通产业园、东方三新产业科创园在内的16个特色专业园区,并于7月正式印发《常州经开区推进工业园区更新提速增效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也是园区更新2.0升级版新政。截至三季度末,新建高标准厂房68万平方米,落户优质企业75家,园区综合招引率达71.6%。
释放人才引力波
同济大学博士王昊去年入职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开展大型智能电力装备在随机振动与冲击作用下的结构可靠性研究。“从王昊首次来常经开面试,到完成入职评估,我们全程参与、全力解惑。”方琼明说。
在区党工委人才办的组织辅导下,入职不到一年,王昊便成功申报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领军型创新人才项目,并获得市、区两级资金支持100万元。
据悉,常州经开区已连续四年开展“两进一送”活动,进镇(街道)、进企业、送服务,提高人才政策的知晓度、覆盖面,已服务企业400余家,摸排引才需求信息100余条。
“引进来”的同时也要“走出去”,围绕辖区“四特三新三潜”十大特色产业,前往全国多地开展“主题式”招贤纳才活动,与济南、哈尔滨、南京等地高校开展博士后招录对接交流。与此同时以赛为媒,来到全国各地开展项目引才——牵头举办创投项目闭门路演会暨知名创投经开行上海站活动、新能源之都高层次人才招聘会等招才引智活动;承办第十一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数字经济专项赛、第十二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汽车电子专项赛,前往成都、西安、大连、武汉等城市开展巡回赛。最近,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全国赛即将在常州经开区举办,不仅有企业发布需求,在市新能源领域创新联合体中,中车戚墅堰公司也在列。
截至目前,常州经开区人才总量达11.8万人,市“龙城英才计划”人才250余人人,为新质生产力汇聚强大人才支撑。
(撰稿:孙婕 供图:常州经开区党群工作部)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