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对接会,非常好。”8月8日,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参与“新能源产业博士后江苏行”(常州站)活动时说。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此次对接会,吸引了来自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等省内外重点高校的80余名博管办主任、博士,了解体验常州创新创业环境。
常州这座城市,创业环境真不错
“常州这座城,创业环境真不错。这将是我来中国工作的最佳城市。”来自巴基斯坦的Dr.Muhammad Shakeel参观了“两湖”创新区规划展示馆,以及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我市新能源企业后,兴奋地说。
Dr.Muhammad Shakeel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今年初才来到中国,目前研究的领域是增材制造、3D打印和CMC数控加工。
他说,他在巴基斯坦就从事新能源方面的研究,来中国短短几个月,切身感受到了中国新能源发展的速度之快、产业之强。“2025年10月博士毕业后,我的愿望就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能用于实际生产,助力企业走科技创新之路。”Dr.Muhammad Shakeel说。
优厚引才政策,展示满满诚意
聚焦“高峰高原”“高精尖缺”的引才大资助政策,我市向博士和博士后们展示了满满的诚意——
“在常连续缴纳社保6个月以上,抵常工作3年内首次购买本地商品房的博士,发放一次性购房补贴30万元。”“企业新引进毕业2年内,缴纳6个月以上社保的博士,连续3年每月生活补贴800元;无本地自有住房的,每月租房补贴800元。”这些,是“龙城英才计划”中“青春留常”生活安居“双资助”政策。
“对企业创新类、事业单位创新类顶尖人才(团队)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特别支持”“瞄准境外产业创新资源集聚区,加快布局境外离岸孵化器,根据引才成效,分别给予20万—100万元的奖励”……
据悉,一名博士后在常州最高可获得67.76万元市级奖励资助。
河海大学的吴少杰是在读博士二年级学生,常州给他的印象是一切都是“新的”:城市新、产业新、政策新。他说:“目前所学专业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正好与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相匹配。常州的人才政策很有吸引力,希望今后能来常州工作。”
聚焦“高峰高原”,系统谋划引才用才
近年来,常州围绕“532”发展战略、打造新能源之都,全力引进博士后人才,为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南京大学博士后吴鸣然说:“常州是‘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一直坚持把实体经济、制造业当作最厚实家底、最强竞争力。能有机会与常州企业合作,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幸事。”
据悉,目前,全市拥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6家,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67家,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7家,并拥有省示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5家。截至目前,我市累计招录博士后749人,目前在站博士后457人,平均每个设站单位有近3名博士后在站,在站率居全省前列。常州博士后人才累计获得各级各类资助6000余万元,科研成果获批专利900余项,全市博士后研发项目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4亿元。
天津大学博管办主任霍亚松说:“常州始终在博士后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上下功夫,始终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使用、发展的政策引领、系统谋划上下功夫,激活常州企业对人才发展的内需动力,形成了‘才聚龙城、人才常州’的良好环境氛围。”
(记者 唐秋冰 通讯员 曹露)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