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就是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一百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百年党史雄辩地告诉我们,没有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法宝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积贫积弱的旧时代,成长于血雨腥风的新民主主义时期,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法宝之一。1925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开宗明义:“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他还强调,革命要成功,“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众人拾柴火焰高,革命的星火终成燎原之势。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不计前嫌,倡导和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在敌后,我们党广泛发动群众,团结国内外进步力量,实行全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老百姓高唱着“快快团结起来,天是我们的天,地是我们的地。我们的天和地,不能让给日本兵。快快团结起来哎,参加新四军”的歌曲,踊跃参军,军民一心,以铁一般的团结,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结成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政党代表谈话时强调,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我们来说,朋友越多越好,敌人越少越好”。同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共八大预备会议第一次会议上甚至诙谐地称:“如果发现火星或者金星上有人,那个时候我们再来交涉关于团结他们、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团结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孕育出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伟大团结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始终屹立不倒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自成立伊始就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始终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促进民族大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形成了各民族同心同德、守望相助的生动景象,形成了56个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不断增进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这一共有身份的认同,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把强化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作为一项根本性、战略性任务抓紧抓好。”
用团结汇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百年风雨,百年奋斗,团结的主旋律始终高昂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长征路上。在新生的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前夕,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中华民族一改“一盘散沙”的局面,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依靠的就是团结。团结就是力量,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正处于关键时期。中华儿女大团结给予了中国共产党人无与伦比的勇气和信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没有任何人、任何势力能动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决心。
在新时代,在党的百年华诞,习近平同志鼓舞我们:“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在这样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必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增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以及各方面的团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不我与,岁且更新,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奋发图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定会实现。
【专栏:党报宣讲台】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