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6月22日在扬州启动。(6月23日《新华日报》)
繁华不只为追忆,前路漫漫亦灿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多次在江苏考察时作出重要指示,嘱咐我们要“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现在,大运河沿线各省份全面建立河长制,水环境实行按月全面监测。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景重现大运河。全线历史最悠久、文化遗存最丰富、活态利用最好,大运河江苏段不愧为积蓄千年文化势能的“超级IP”。
一条大运河,穿越古今,纵贯南北,悠悠流淌。以常州为例,大运河常州段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凿于春秋时期,也是最早开凿的江南运河段落,全长45.8公里,其中世界遗产段长23.4公里。常州是大运河唯一完整穿越城区的城市,也是唯一春秋运河、明清运河、新运河“三河并流”的城市。
千里运河千里秀,一重门户一重新。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优势,江苏各地打造的独具韵味的“运河画卷”,吸引人们沉浸式观赏运河风光带和风景名胜的全新面貌,在一幕幕水清岸绿、货畅其行、船运繁忙的美好生活画面里,领略古韵今风的激荡交融,感受古老运河在保护和修复中焕发新生机。运河亲民,城市生活与运河相依相伴,我们要强化文化旅游在城市日常的存在效应。要依托城市优质文旅资源禀赋,激活新时代大运河的活力,让运河融入沿线城市人的日常生活。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是一首读不完的诗。“通达千里,运化古今”的大运河,不仅是促进贸易往来的经济动脉,也是奔腾在人们心灵河床上的文化之河。要讲好新时代大运河焕新蝶变的故事,要坚持追本溯源,解读好千年运河的文明基因,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大屏小屏共振,解读中华文明数千年延续不断的精神密码,为亿万网民砥砺奋进新征程提供文化滋养和精神力量。
大运河是美的河,怡人的河。在“何以中国”中发现“河怡中国”。大运河是世界的河,航行着和合交融之船;大运河是人民的河,流动着富民利民之水;大运河是时代的河,承载着强国富国之梦。我们要向世界讲好大运河的故事,要以互联网赋能大运河文化传播,推动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让千年水脉流向未来、走向世界,从而全面唱响新时代运河文化的“水调歌头”。
(夏山舟)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