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旅游指南 > 正文

博物知旅|淮海战役纪念馆:汲取新时代的奋进力量

文章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24-10-30 14:32:10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1965年11月建成开发的淮海战役纪念馆,今年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作为全国唯一全面展示淮海战役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全面展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进程、历史内涵和革命精神。10月28日上午,“博物知旅”融媒体采风团来到徐州市凤凰山麓,了解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感悟时代变迁,汲取新时代的奋进力量。2XF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2XF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革命文物是红色文化的瑰宝,是革命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精神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到,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XF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2XF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淮海战役是在解放战争战略决战胜利展开之际,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进行的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决战。淮海战役的胜利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伟大卓越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瞻仰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后,做出了“把纪念塔和纪念馆建设好、管理好,用好这里的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淮海战役精神发扬光大”的重要指示。2XF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2XF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2021年,淮海战役纪念馆进行改陈,改陈后的基本陈列以“人民的胜利”为主题,设序厅、传承厅和“两种前途 命运决战”“逐鹿淮海 决战决胜”“人民战争 深厚伟力”“革命英烈 永垂不朽”四部分内容。展陈面积1.2万平方米,展线1900米,展出珍贵文物2000余件、照片1000余幅、档案1000余份,共设置14处艺术场景和11个互动展项,再现了淮海战役的胜利进程,诠释了其中蕴含的革命精神,揭示了中国革命成功规律和人民的胜利历史规律。展览体现出的“研究型、教育型、体验型、创新型”展览形态,获评第19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特别奖”,“淮海战役历史展览中文物史料的活化运用”获评第四届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2XF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2XF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淮海战役作战66天、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我军牺牲31228人……在“人民战争深厚伟力”展厅,策展团队设计了一面明信片墙,墙上排列着一个个镌刻着数字的长方形信箱,里面的卡片上记载着数字背后的故事,供参观者取走留念。73封——淮海战役发起前及淮海战役期间,毛泽东主席共向淮海前线发出73封电报;1038万余公斤——淮海战役中28个县的群众用1.8万盘碾子,为前方碾米1038万余公斤;12万米——双堆集战场我军主要交通壕长达12万米……一组组数字,直观呈现战况之惨烈、胜利之不易。除了文字、实物、影像等展现形式,淮海战役纪念馆还加入了场景还原、三维动画等互动体验,让红色记忆“活”起来,给前来观览的游客提供“可触、可及、可感”的别样观展之旅。2XF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2XF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挖掘文物史料,讲好文物故事,近年来,淮海战役纪念馆陆续推出“人民的胜利——淮海战役纪念馆革命文物精品展”“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淮海战役支前文物展”等全国巡展项目,“深挖文物内涵 彰显时代精神——淮海战役革命文物全国巡展”项目荣获徐州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百衲衣、担架车、弯扁担、蓑衣、葫芦瓢……淮海战役期间,广大支前民工跟随我军冲锋的号角,冒着枪林弹雨运送物资、抢救伤员,创造了人类战争动员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我们希望通过这类文物的巡展,让更多的青年了解那段峥嵘岁月的故事,让红色教育走进年轻人的心灵。”淮塔管理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苏牧介绍道。2XF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顾炎格 摄影 张冬青2XF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