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苏大附一院援疆医生孙智勇收到了当地患者家属的感谢。援疆小半个月,孙智勇感受到了职业的幸福和援疆的意义。
患者是一位89岁的老奶奶,于4月26日被收治在克州人民医院骨科病房。她因半月前用力咳嗽后感到腰背部疼痛,口服止痛药也不能缓解,且症状逐渐加重,磁共振检查发现她的腰椎第一节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老人平时还能走路,现在却不得不躺在床上,连翻身都困难。辗转多家医院,都建议其保守治疗,以卧床休养为主,倘若手术,患者高龄和糖尿病30余年病史,会为手术管理加大难度和风险。
想到老人未来几个月都只能躺在床上,再无生活质量可言,家属的内心充满煎熬。得知江苏省第十一批援疆专家已经抵达克州人民医院,4月26日,家属慕名来院求诊。这是医院近年来收治的年龄最大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医院对此非常重视。援疆专家院长季晶、副院长祁雷、骨科孙智勇、麻醉科徐小班、心内科唐春平和康复科李健等为老人进行了详细的身体评估,认为她符合手术指征,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后可以进行手术。
“高龄老人骨折后只要身体条件允许,都建议其尽快手术,否则长期卧床带来的身体并发症往往比骨折本身更危险。”孙智勇表示,“该类手术在苏大附一院骨科早就常规开展,百岁以上的高龄我们也治疗过。作为援疆专家,不仅要为老人做好这次手术,也要将早期康复的理念带到这里,帮助她早日下床活动。”
4月27日下午,克州人民医院手术室的骨科手术间里集聚了最强的专家团队,骨二科阿不都萨拉木阿布都热合曼主任和孙智勇作为主刀医生统筹安排该脊柱微创手术的每一个环节,为患者施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由于患者高龄,全身情况差,无法正常俯卧,麻醉科徐小班应用精准的镇静镇痛麻醉技术,为患者顺利完成手术保驾护航;心内科唐春平术前和术中评估患者心脏情况,协助麻醉科制定麻醉方案,从疾病整体管理角度,给予手术全程管控的最佳建议。手术仅历时不到半小时,大家统一分工合作,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最大限度缩短了手术时间,成功完成了这一高龄患者的脊柱微创手术,手术切口仅4毫米。术后6小时后,病房护士开始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锻炼,以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
术后第二天,在孙智勇的指导和搀扶下,老人可以慢慢起身,戴着腰围下地走路。“不仅能走了,腰背部的疼痛也明显好多了。”老人开心极了,连连感叹“一针治骨折”的微创技术太神奇。当天下午出院时,家属为团队送来了一面锦旗。
手术是老人治疗的第一步,想要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抗骨质疏松治疗才是关键。4月30日,江苏援疆专家骨科孙智勇、康复科李健和克州人民医院骨二科马青海入户随访,为老人手术切口进行消毒换药并为老人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训练计划和骨质疏松治疗方案。
据了解,ERAS(加速康复外科)是援疆专家孙智勇为克州人民医院带去的一项新的治疗理念,科室团队通过优化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管理,通过术前、术后的处理和药物控制,术中应用精准的镇静镇痛麻醉技术,严格的手术设计和术中精密的手术操作,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刺激,并在康复科的协助下进行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帮助患者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被称为“隐形杀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4年死亡率高达50%,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即“水泥重建脊柱技术”,可实现“一针治骨折”,病人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地行走,改变了“伤筋动骨一百天”的传统理念。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孙骏 通讯员 邱浣敏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