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正是上海疫情防控最吃紧、最严峻的时候,每天都有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被转运到全市各个方舱医院。
转运驾驶员,就是转运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他们直面疫情危险,可以说是与阳性感染者距离最近的人之一。从3月28日金山区封控开始,金山巴士共计安排约100位转运车司机,承担起了机场、码头入境人员、密接人员、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医务人员的转运与接驳任务,至4月7日共转运438车次、运送近9000人次,每趟出车少则2-4小时,长则8-12小时。
驾驶员朱玉荣、许强就是其中两位,截至4月9日,他们二人共计转运25车次、345人次。由于长时间佩戴防护用具,两位师傅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口罩印迹,手也常常被手套闷泡得发白。
以下是两位转运驾驶员的自述
今年54岁的金山巴士公司老司机朱玉荣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公交“老将”朱玉荣:害怕过,但义不容辞
我今年54岁,已有30多年的驾驶经验,算是金山巴士公司的“老司机”了。3月27日中午,金山巴士一分公司经理杨雄把无症状感染者转运任务的“委任状”交到我手上,领导说“这次任务交给你了。”
朱玉荣在开转运车。
我记得,2020年3月时,也是杨经理把金山区入境来沪人员转运的任务交给了我,当时转运队近20人,我是队长,我们的任务就是24小时守护在虹桥、浦东两大机场,筑牢上海入关的“第一道防线”。
本轮上海的疫情来势汹汹,虽说久经沙场,“无症状感染者”六个字还是让我心里一凛。因为每一次转运,风险性不言而喻。
我家儿媳是位护士,她跟我说,只要按照防疫要求做好防护措施,病毒也没有那么可怕。出车前,公司修理分公司的同事们连夜将转运车做好“武装”,用物理隔断的方法,把驾驶员和后面的车厢隔开,再利用发泡胶等专业材料将空隙填满,保证驾驶舱的密闭性。
由于长时间佩戴防护用具,朱玉荣的手常常被手套闷泡得发白。
为了保持清醒,出车前我会用冷水洗个脸,然后穿好防护服、戴好N95口罩、隔离面罩、手套,走上岗位执行任务,每趟转运的时长平均都在4个小时以上。为了防止中途上厕所,我通常只能稍微喝点茶,甚至一整天都不喝水,“憋尿”、饿肚子也是常态。
最难忘的是有一次,车辆开到临近自己家的路口,我只能行“注目礼”。如果身体允许,我不会中途打退堂鼓,会坚守到抗疫胜利的那一刻。
退伍“新兵”许强:每一次出任务都是“冰火两重天”
我是虹桥枢纽7路B线驾驶员,今年38岁,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
许强
3月30日,由于朱师傅(指朱玉荣)单人运力紧张,公司决定让我加入转运队伍,我毫不犹豫答应了下来。
出车前,我特地向朱师傅讨教转运工作的经验,老朱通过网络“倾囊相授”,告诉我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如何有效降低转运过程中的各类风险,比如规范穿脱防护用品及注意事项、转运车辆的消杀流程及要点、隔离期间如何调整心态保持良好作息等等。
转运车从隔离酒店到方舱医院的路上,我每天都要和患者进行一场短暂的“旅程”。从表面看,他们和平常人一样,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车厢里没有出现舆论中的恐惧和焦虑,更多的是一种平静。陌生的邻座偶尔会隔着口罩互相致意,母亲抱着幼儿会得到格外的照顾,一家人之间会互相鼓励……
许强每次出车都是“全副武装”
唯一的一次小插曲,发生在3月30日,那是我上岗第一天,由于经验不足,车辆出发过早。下午2点从隔离点出发,到方舱医院已经是6点钟。这时候,由于办理进入程序的车辆比较多,我的车只能暂时在车队后面等候。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乘客越来越焦灼,到晚上8点,有人开始抱怨。我在驾驶室不能下车,只能转过头安抚乘客。这时,一位老年患者吼了一声:“国家危难,大家再忍一忍!不给社会添麻烦!”霎时间,车内鸦雀无声。没一会儿,车辆就进了方舱医院。
最近天气越来越热,我们出车都是“全副武装”,每一次出任务都是“冰火两重天”。白天出任务,即使里面短袖短裤,外面再裹上厚厚的防护服,中午接受强光照射后,就会全身汗湿。执行任务时间一长,到了晚上,汗水挥发,全身都会打颤。冷和热其实都不算什么,每当我看见我的乘客,我就会恢复平静。平静是一种力量,我们都在为“动态清零”努力。
每次执行任务回到酒店,最开心的就是和14岁的女儿视频,女儿说:“爸爸,你是和病毒作战的英雄,我在家好好上网课,等你凯旋。”
眼下,我最大的心愿就是防疫胜利的时候,回家给女儿一个大大的拥抱。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