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子向来是能顶半边天的。女性也不再是被保护的对象,相反她们正在保护这个世界。3.8国际妇女节,在这个新冠疫情特殊时期,让我们走进“她们”,发现身边那些无法忽视的女性力量。
—《致敬“她们”》化龙巷3.8特别企划
文字:刘媛媛
2020年的春节是和疫情绑定在一起的。疫情之下,久违的春节都不再有氛围,更不用说即将到来的妇女节。
“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要看他们怎样看待女人。”
每个妇女节,都有媒体将最大的版面留给那些商业广告。那些广告里将女孩称为女神、公主,仿佛她们天生需要鲜花和礼物。但这个不一样的妇女节却让我们看到,女性正用她们的大脑和双手来坚守岗位、创造价值。
“中国女子向来是能顶半边天的”。
平日里他们或许是被家人捧在手心的宝贝,但这一次他们是保护千万人的勇敢者。在常州,在我们身边,就有这么一群无法忽视的女性力量。
白琳
武进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主管护师
(白琳在为患者耳穴埋籽)
白琳是武进中医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小分队队长,3月4日被武汉江夏方舱医院评为“方舱医院工作先进个人”,她也是武进区首位在武汉获表彰的援鄂医护人员。作为武进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主管护师,白琳始终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践行南丁格尔誓言,兢兢业业,待患如亲。
白琳说“期盼这场疫情尽快结束,期盼人们自由奔放,纵情歌唱。我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这一天,离我们应该不会太远了。”
陆素英
常州一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
出生于1982年的陆素英是常州一院的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她也是常州一院援驰湖北医疗队的一员。陆素英援助的医院是武汉的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疫情就是命令,在完成防护培训和工作对接后,她和同事们第一时间投入到了一线。
她负责的八病区32床是一位需要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入院后手脚浮肿,需要借助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陆素英知道后,立马前去帮忙。防护服厚重异常,透不过气来;护目镜起雾模糊,看得云里雾里;手套戴了两层,触感与平日完全不同,再加上患者浮肿的四肢,抽血的难度可想而知。但陆素英却凭借扎实的基本功,穿刺一针见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陆素英始终铭记的南丁格尔誓言,从未退缩。
王霞英
常州三院感染一科护士长
大年初三,有着30年传染病房护理工作经验的王霞英临危受命,带领第二梯队10位护士姐妹进驻负压病房。在接到任务的那一刻,她没有丝毫犹豫,她说:“作为一名老公卫人,我不能忘了我的使命和责任,不能负了这身白衣,在患者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站出来,全力以赴!”
在负压病房,她不仅要参与防疫物资的保障工作,各种流程、职责的制定也要她一一落实。除了做好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还要照顾他们的一日三餐,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安抚他们的情绪。在这里,她用高标准来落实各个消毒隔离环节,高要求检查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是否到位。她与团队战友在常州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全力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吴云超
常州三院检验技师
26岁的吴云超是常州三院的一名检验技师,2020年02月02日,吴云超作为检验科的一员进入发热门诊工作。2019年6月从免疫学专业毕业的她,从没想到毕业不久就有了去一线的机会,既兴奋又忐忑。每天早上7:30,吴云超会提前来到发热门诊,仔细穿戴好防护装备,一切准备就绪后便开始了她一天的工作。仔细核对每一例就诊患者的信息,采集并分类处理检测标本,一切井然有序。
期间有一个患者给她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患者对她说“医生麻烦你抽血快一点,我尽量少呼吸几次,防止把病毒传给你”,这短短的几个字,一下子就透过了 “厚厚”的防护服刻在了她的心里。虽然经过一整天的工作,脱下防护装备,耳朵与鼻梁上留下了深深的勒痕,衣服头发早已浸湿,但她却说“疫情无情人间有情,我的心里是暖的,就像如期而至的春天。”
黄晓芳
武进人民医院科护士长
在武进较早建立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集中医学观察点,武进人民医院科护士长黄晓芳临时受命,组建了一个12人的小团队,24小时照料和观察着医学观察点内人员的生活起居和健康情况。她们日夜坚守,放弃与家人团聚,每天做着平凡的事情,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同一个梦想,她们希望这场抗“疫”战早日结束,集中医学观察隔离点早日撤销。
黄晓芳也参加过2003年武进人民医院非典发热隔离病房的工作,那一年她只有23岁,当领导对她说:“根据疫情发展,我们医院即将组建非典发热隔离病房,需要一批护士去,你愿意参加吗?”她说:“那年还年轻,心里是有些害怕的,但仍然义无反顾的出征……”。而现在,17年后的她,内心早已沉着冷静,不惧怕任何困难。
董悦之
常州三院护师
25岁的董悦之是一名90后,在接到进入负压病房参与疫情救治的通知是大年初一的早上,她还在老家正和爸妈吃着早饭。挂断电话,爸妈知道,他们已经几个月没有回家的女儿,马上又要出发了……走之前,爸妈的依依不舍和欲言又止,董悦之都看在眼里,但她只是笑着说,“爸妈你们放心,我一定会保护好自己。”
可一转身,鼻子一酸,她的眼泪还是掉了下来。她知道,在爸妈眼里她依旧是一个需要呵护的孩子,但她更明白,当她穿上那一身白衣,便扛起了一份责任和担当。每次进入负压病房前,穿上防护服、隔离衣,戴上口罩、护目镜,她和她的小伙伴总是会相互加油打气,此时此刻,她们不仅仅是护士,更是白衣战士,她希望能够尽自己绵薄之力,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我将首先考虑病人的健康和幸福,我将保持对人类生命的最大尊重。”
女性医护人员坚守着职业操守,来月经时,她们一点也不矫情;一杯热水都喝不上的情况下,连续工作8个小时,一步都没有退缩;昼夜颠倒的坚持上班,几乎没人因为喊苦喊累坚持不下去,咬着牙也要硬抗。
厚重的防护服里是她们坚强的身躯,蒙上雾气的防护镜下是她们比星星还要闪耀的眼睛。
她们直面病毒,义无反顾。
庄蓉
坚守菜场,每天提供新鲜蔬菜
菜市场是庄蓉除了家最熟悉的地方,也是她每天待得最久的一个场所。每天凌晨两点半,在这个城市仍在沉睡的时候,她已经起床前往凌家塘,批发最新鲜的蔬菜。天刚亮时,庄蓉可能刚刚到家,来不及喝一口水便开始整理菜品。早上六点半,当城市刚刚苏醒时,庄蓉已经在菜场备好菜品了。
这个春节,因为疫情,倍加特殊。大部分人都在家休息,十天半个月都不出门,而庄蓉只在年初一休息了一天。我问她:“疫情爆发后对之前屯的蔬菜是不是影响很大?”“当然会影响,各行各业都受打击,我们如果不挺着一直休息,那大家怎么吃菜啊。我能做的也就只是每天为大家提供最新鲜的蔬菜。”庄蓉说话时,眼睛微微弯起来,我猜口罩下是她略带苦涩的笑容。但是即使再艰难,她依旧坚守在她平凡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力量。
祖玉荣
超市里的“金算盘”
在这次疫情中,宅在家里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弹尽粮绝时,超市就成了最向往的“圣地”。在我们宅家“葛优躺”时,超市人却忙得顾不上喝一口水。祖玉荣是麦德龙超市的一名收银员,作为一所全年无休的连锁超市,虽然每天是两班倒,但祖玉荣在春节期间是没有休息过的。“一般早上和下午是最忙的,由于购物的人很多,连日来,收银台几乎没有停过,到了中午,吃完饭又继续上了收银台。虽然很辛苦,但是看到顾客们高兴地挑选商品时还是会感到很欣慰。”
尹玲
热心公益,“疫”时决然的酒店老板
尹玲是原木精品酒店的老板,在接到湖塘镇疫情防控工作组的电话后,她毫不犹豫答应将酒店改造成隔离医学观察点,并自投改造资金,动员自己的朋友和家人参与改造,为紧张的隔离防疫工作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她说“即使以后酒店不开了,这次也要接待。”
除了开酒店,尹玲热心公益,她还创立了常州凤凰国际旅行社,2017年在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开展旅游援疆,促进当地旅游发展、捐资助学,还带动身边的朋友资助新疆的孩子。
虽然这次的疫情令她损失惨重,但是看着自己精心设计的酒店被搞得“面目皆非”,尹玲依旧坚定地说,祖国好,每个人才能过得好。
居新芳
幼儿园的好园长,“疫”时熟练的辅助工
居新芳是雕庄中心幼儿园的党支部书记兼园长,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她先成为雕庄志愿者。在确保安全情况下,给优胜村居民解决360斤酒精供应;万都商城复工在即,她连夜把朝阳花园社区暂住幼儿明细梳理后发给社区;听闻优胜村电话接线员告急,她立马顶上。
在得知老三集团交货在即,部分工人却还没到位,急需突击5000件衣服剪线头工作时,她主动上门对接,召集志愿者。“平”时带着幼儿园的孩子们感受美好童年,“战”时摇身一变成“辅助工”。
杨萍
教书人变身美厨娘,传递知识也传递温暖
杨萍是常州纺院的一名教师,疫情之前是三尺讲台上的教书人,疫情发生后她是温暖的热心人。疫情爆发后,她和家人一直想为坚守岗位的同志们做些什么,在举行家庭云会议后,“他们就想到了做羊肉面。”
爸妈负责面条熬制,杨萍和老公、弟弟负责打包装盒,装车送面,婆婆在家带娃,几十斤新鲜羊肉加入面条中,三天来共熬制了500余份,先后为一院、二院医护人员、特警、交警、常州高速出入口的各岗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送去里热腾腾的羊肉面。几天下来,这些岗位的同志都知道了杨萍一家人,“他们凌晨1点还在送夜宵,我们朋友圈都知道了。为他们点赞!”杨萍说,“我们要隔离病毒,更要守望相助。”
潘寒洁
“平”时办公室,疫“时”防控最前线
潘寒洁是天宁区卫生监督所副主任,从防疫阻击战吹响号角的那一刻,她就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一直坚守在集中医学观察点,冲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全天24小时在岗,白天负责集中医学观察点的协调工作,凌晨还要整理汇总当天的收治情况、提出观察点指导意见。她用无私的坚守和严谨的态度织密织牢了辖区疫情防控网。
杨秀秀和王凤娟
志愿者们的“姜茶奶奶”
88岁的杨秀秀是一个有着64年党龄的老党员,疫情发生后,她主动报名社区志愿者,无奈因为年龄被“劝退”。但她不想缺席这个全民战“疫”的特殊时刻,总想做些什么。老辈人一般喝红糖姜茶驱寒,志愿者们天天站在卡口吹冷风,杨奶奶就决定煮点姜茶给他们喝。恰好,因为报名太晚、不得不列入“后补志愿者”的居民小组长王凤娟也正有此意。于是,两个老人一合计,买来生姜、冰糖、红糖、点心和水果,张罗起来。
2月10号,“姜茶奶奶”的流动茶水铺正式出街。两个卡口,每天上午9点、下午2点、傍晚4点三次出街,确保每个班次的志愿者都能喝上。煮姜茶需要很多时间,她也不闲着,利用这段时间给周围45户人家的门前屋后做消杀。
“煮得真用心,特别浓,甜中带着辣,味道赞刚,我喜欢!”
“她来了,她来了,她推着三轮车走来了!谢谢!谢谢!”
志愿者们感谢道,“姜茶奶奶”也被逗乐了,她说:“疫情一天不结束,茶摊一天不停业,姜茶管够!”
季旻孜
翰墨寄情,书画家战“疫”创作
面对疫情,常州青年书画家季旻孜积极响应,创作了一批“万众一心 抗击疫情”为主题的书画作品,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季旻孜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疫情发生后,我一直在想我能做些什么?最后构思用老百姓最熟悉的方式来传播防疫知识。”
季旻孜说,此组《同舟共济克时艰》“抗疫”宣传画,用中国画的表达手法、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了自我防控的要点,并且还根据网络内容重新编了一套顺口溜以配合画作,目的就是用自己的专长帮助更多的百姓知道怎么防疫,打赢这场战“疫”。季旻孜认为画家要有责任,有担当,创作的作品要能够鼓舞士气,体现真实积极的一面。
在这场抗疫战中,所有默默工作,平凡又普通的女性,都值得被尊重和赞美。
她们不仅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而且爱岗敬业,勇敢无畏。
她们是医生、是护士、是学生、是工程师、是清洁工、是志愿者、是建筑工人、是民警、是社区工作者、是教师、是女企业家...
也许,她只是一位收废品的老奶奶,亦或是在家照顾好家人与自己的你和我。
“她们”都值得被看见。
很多人都说医护人员、消防员是逆行者,其实我觉得媒体从业者也是。作为一名媒体人,她们往往不辞不拒的前往现场,坚守着社会责任,做好时代的记录者。在这个在春节,医院,是让人听着有些“恐慌”,让很多人避之不及的地方,而化龙巷的媒体人就深入常州三院,记录着这座常州新冠肺炎主要治疗医院的工作日常,为我们展示了最真实的疫情现场。
外采、写稿、发布,是媒体人们的日常。沉重的摄影设备对于女性来说不成问题,在这次疫情中,她们用相机记录了常州的人间百态,用笔触写下了疫情中一篇篇令人感动敬佩的文章,她们时刻坐在电脑前,传递着新颖、权威、真实的疫情信息...正是因为有了她们,我们才能听到不同的声音,了解不同的世界。
记录本身就很宝贵,而媒体人一直坚守着这份职责。女性从业者身上的感性让人更加动容。
我们哭一场,笑一场,
被那些闪耀人性光辉的力量激荡,
为那些平凡中的伟大默念平安。
我们遇见一个又一个高贵的灵魂,即使她困顿于屋舍。
我们遇见一个又一个刚强的力量,即使她隐没在人潮。
我们不断被感性冲刷,又不断被理智防御。
因为,“她们”都值得被看见。
如果这样的她是你,或是你的亲人。
如果她做了了不起或是平凡的小贡献,
你都可以写出她的名字,
告诉我们你或者她的故事。
我们不推崇“英雄主义”
普通人平凡的生活自有它蕴含的力量。
明知微弱,却依旧闪烁。
因职责所在,所以更加努力。
每一位平凡的勇士,都是一束光。
闪耀在这些女性身上,我们看到的全是希望。
让我们一起记录下2020新冠疫情中的女性力量
因为每一份平凡又不平凡的贡献都值得被赞美和尊敬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