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8月24日,常州地铁已安全运营1800天,安全运营行驶2133.6万列公里,运送乘客超2.4亿人次。
安全运营的背后,是常州地铁以极致的追求确保每一次列车的安全行驶,以满满的关怀守护着每一位乘客的安全出行。
高效组织运输
8月16日至17日,时代少年团演唱会在常举办,地铁1、2号线末班车延长了约2小时,最小行车间隔压缩至3分钟,站内将车站出站闸机改为双向,客流高峰时段执行免费乘车,部分闸机断电增加通过能力……这些优化措施不仅快速疏散了客流,还得到了乐迷们的广泛好评。8月16日,常州地铁客流35.65万人次,8月17日客流达36.22万人次,连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我市大力打造“青春乐都”城市IP。在每次大型活动前,常州地铁都会召开专题布置会,制订专项运输组织方案,采用延长末班车、调整行车间隔、多点备车、加开、跳停等方式,最大限度提供客运服务。
“地铁里看到了AED设备,满满的安全感。”来常看演唱会的“圈圈结”(网名)说道。
在保障乘客安全方面,常州地铁在全线车站配置50台AED设备,站务中心750人通过培训获得了培训证书,整体覆盖率达96%,确保乘客在车站发生突发状况时能够得到及时救助。
责任扛在肩
地铁的安全运营离不开“红小梦”和“蓝精灵”的健康。
“95后”金正阳是地铁列车“医生”,他带领的16人班组曾获得2022年度“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
每天晚上7时,当别人下班后,他才开始一天的工作,直至翌日凌晨3点结束。“地铁车辆检修分为日检、专项修和均衡修等。”金正阳介绍,以日检作业为例,就有1300多个检查项,“只有确保每一列车都处于最佳状态,才能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
作为列车“掌舵者”,地铁司机守护着万千乘客的出行安全。
“95后”马昊驾驶“红小梦”已经有5年,每次出车前,他都要进行酒精吹测和答题,确保精神状态良好。无论是白班还是夜班,他每个班都要完成2000多次的手指口呼、200多次的关门作业,“只要进站,就会自觉扛起肩上的安全责任,直到把所有乘客安全送达。”
目前常州地铁共有司机220多名,平均年龄26岁左右。为缓解司机工作压力,常州地铁定期组织团建、设置解压室,并为司机开展心理测评,监测他们的心理状态,并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确保司机保持最佳工作状态。
筑牢“安全堤”
“当气温到达35℃时,便会启动高温人工巡道作业。”每到夏天,当大部分人在避高温时,2号线丁堰车辆段的轨道工班长孙运波却要和同事们在一天中最热的时段,背着12公斤的工具包,走上6.8公里,全面检查轨道的方向、高低、轨缝、轨温等是否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
设施设备安全是地铁安全运营的重要一环。轨道是地铁的“跑道”,轨道是否安全直接影响到行车是否安全。
从事轨道巡检工作9年来,“夏季战高温、冬季除冰雪”早已成为孙运波的工作写照。
“钢轨有着热胀冷缩的自然规律,越到夏季高温天气里,越有可能发生胀轨病害。”一个多小时的巡检中,他们头顶烈日、穿着防护服,检查轨道高低、轨缝等上百次,敲击检查联结零件300余次,复紧和更换联结零件数十处,只为确保轨道状态良好。
为保障极端天气下地铁设备运行安全,常州地铁针对风、雾、雷电、高温等极端天气制订了多项“特训特护”专项方案,建立供电、机电、AFC等多支应急抢险队伍,从“人防、技防、管理防”三方面筑牢“安全堤”。
安全运营1800天,这是安全生产的里程碑,也是持续安全运营的新起点。未来,常州地铁将一如既往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
(记者 黄洁璐 姚晗 王锐 通讯员 沈琳 卢昊 张敏)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