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的高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一些市民还出现中暑等情况。近日,市一院收治多名中暑患者,有的甚至住进了ICU。
60岁的张先生长期从事户外工作。7月8日中午,他回到宿舍休息后不久,突发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等症状,工友们赶紧将他送到市一院急诊。“当时,张先生的体温已经超过41摄氏度,结合相关症状表现被诊断为热射病。急诊医护团队立即给予降温、输液等处理,后将他收入急诊ICU密切监测病情,目前尚未脱离生命危险。”市一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朱明慧介绍。
无独有偶,王先生同样遭遇了热射病。今年40岁的他前几天上班时突然倒在地上,并出现严重的意识障碍,被送到市一院急诊时处于昏迷状态,体温超过42摄氏度。医生诊断为热射病,并立即开展抢救,然而情况依然不容乐观。“血压一直往下掉,即使用了大剂量的药物都收效甚微,最后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
朱明慧介绍,中暑是人们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出现障碍,水盐代谢紊乱而出现高热、乏力、头晕、恶心、意识障碍等情况的疾病,多见于环卫工人、外卖骑手、建筑工人、交警等在户外进行长时间作业的人群,老年人群体、慢性病病人以及儿童、孕妇等也需要格外注意。中暑起病急骤,多数患者会出现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前期症状,一般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情况,通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如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高达70%—80%。
专家建议,市民要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外出,避免暴晒;日常饮食方面,注意补水、补充盐分与矿物质,需多补充蛋白质维生素、保证充足营养;要注意劳逸结合。市民出现中暑症状时,首先要迅速从高温环境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如出现体温升高等情况,可使用凉毛巾冰敷等方式物理降温,同时适量饮用含电解质饮料,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和盐分,但注意不要急于大量补充水分,以免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需要提醒的是,即使是闭门不出,也需做好防暑措施。作为中暑最严重的类型,热射病通常不是突然发生的,患者都曾出现过头晕、乏力等先兆中暑症状。如果未及时采取适当措施,还是继续待在闷热环境中,直至出现“喊叫不醒”等严重症状才送医,很多时候都为时已晚。
(李祉萱 陈荣春 图文报道)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