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下数十米,长满贝类以及海藻的海船如何清洗?这个问题可以让无锡的一家科技企业来回答,它就是无锡蓝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昨日(10月22日)获悉,这家新落户无锡太湖湾科创城的企业专注于水下智能装备自主研发,目前自研的水下机器人可以潜入最深上千米的海水中,为船舶、海洋工程平台钢结构等进行清污与检测。
为什么需要洗船?船天天在水里开着,还要清洗?“或许有人觉得船是没必要洗的,其实不然。”蓝启智能创始人姜哲说,其实,船舶在长期的海洋航行过程中,水下部分的船体表面会附着一些贝类、藻类生物及生出锈斑,会影响船舶的航行速度和使用寿命,还会增加船舶的燃料消耗。因此,根据航行水域和航线靠泊时长的不同,远洋船舶一年至少要清洗一次。此外,除船舶外,那些矗立在海洋中的海洋工程结构物,也需要定期进行海生物清洗、结构检测、维修等运维作业。
记者在蓝启智能的新建厂房里,见到了一个长10米、宽8米、深4米的人工水池,这是用于水下机器人工程试验的池子。池子边上,在作业人员远程控制下,水下机器人开始在水中显露身手,在8个螺旋桨快速旋转推动下,它灵活地浮游、翻转、前行、下潜。试验池的另一侧辟有一个清洗作业试验间,只见机器人牢牢吸附在侧壁上,稳稳地爬行到涂满水泥、油漆泥沙混合物(模拟贝类、藻类、藤壶等海生物)等污染物的区域旁边,作业人员远程开启机器人的空化射流装备,高压水柱就喷射到池壁上开始清洗,一番操作下来,污浊慢慢脱落,墙壁被清洗干净了。
目前市场上的船舶、海工平台的传统清洗方式是找潜水员人工清洗。但海水中能见度很低,在此工况下,潜水员不仅效率较低,而且经常会出现安全事故。“我们研发的水下清洗机器人,相比人工优势明显,可以解决此场景的痛点。”姜哲说,它拥有多项黑科技,一是配有智能巡航定位、远程遥控、大数据分析、水下摄像系统等,用“高清眼睛”可以对水下船体、钢结构表面等进行拍摄、检测;二是空化射流技术利用超空泡现象,可产生几十兆帕冲击力,能对被清洗表面污染物进行高效无损清洗;最重要的是水下机器人的控制算法,“如何让机器人更智能,算法很重要。”姜哲表示,水下清洗受光线折射、浑浊度、水流等各种因素影响,他们需要搭建好算法,然后通过不停演练实践,实时矫正机器人运动轨迹,让水下机器人可以更智能地应对各种场景,规划出最优的清洁路径。
更值得一提的是,蓝启科研团队设计的是浮游与爬壁相结合的双作业模式机器人,以螺旋桨浮游驱动保持机器人灵活性,通过磁吸附提供作业时的稳定性,解决了机器人在复杂海洋钢结构物间的吸附爬行运动以及浮游与爬壁双作业模态并存控制问题,技术目前属于国内首创、国际先进。“我们的机器人的重量仅有50至200千克,两名操作人员就可以完成设备布放与回收,设备成本降低了50%以上。”
事实上,姜哲还有另一个身份: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研究员。他领衔的水下智能运维机器人团队,依托上海深渊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的深海潜水器关键技术优势,结合海洋船舶、海洋工程平台等不同场景应用特点,开展自主技术攻关,是国内少数在多种类型船舶与海洋平台上具有机器人实测和应用经验的团队。
创新的种子,孵化在上海、产业化在无锡。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蓝启智能正向着“大蓝海”一步步挺进。蓝启智能联合创始人、运营总监刘大鑫说,从2018年起,历经500余次实验室试验、四代样机迭代和两轮中试试验,蓝启智能自研的双作业模式水下清洗机器人已形成3个系列工程产品,在东海、渤海、黄海、南海等海域都完成了实船试验。目前落地无锡的厂房已建设完成,团队正在进行工程产品的进一步打磨完善,同步进军市场。
广阔深邃的海洋中蕴藏巨大潜力与后劲,目前水下机器人作为探索海底世界的智能装备,已成为开发海洋的重要工具。业内测算,如今全球民用船舶约有12万艘,清洗一次1万-2万美元;中国拥有的海洋油气平台、海上风电平台等有400多座,清洗一次费用高达200万元人民币,如此庞大的市场为水下清洗机器人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蓝启智能将精益求精研发出优质的国产水下机器人装备,实现小产业服务大市场。”刘大鑫表示。
(杨明洁 文/宗晓东 摄)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