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7年开始启动的慈善助学项目,是无锡市慈善总会的品牌项目,也是不少无锡人最为关心的一项助学活动。今年共有324名贫困学生受到资助,来自各界的助学金总额超过百万元。有了这些资助,因种种原因而暂时陷入困境的学子们能够守一方书桌,安心读书,寻求更好的未来。最近两个周末,记者跟随无锡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一路走访这些受助的学生们。
援手
那些好心人默默相助
章小洪一家三代人住在广瑞路附近,这幢房龄长达40年的老房子,大门用木板拼接而成,上面有道很大的缝隙可以看到屋里。10月31日下午,爸爸老章正忙着帮儿子准备晚餐。他告诉记者,小洪今年读高三,成绩在年级中名列前茅,从校级的三好学生、学习之星到市级的荣誉,奖状可以拿出一堆。章小洪的梦想是考医科类大学,为更多人减轻病痛。这或许和他的妈妈有关,他妈妈身患先天性心脏病,身体一直不太好,在应聘工作时过不了体检关,这些年到处打零工。爸爸则在一家私人企业工作,收入也很微薄,
一说起儿子,老章非常自豪,孩子从来没让他操过心,一路学习自律又努力,成绩很优秀。但爸爸也有些担心,家里这点经济收入,供孩子读书有点累。去年暑期开始,小洪就收到了来自于无锡市慈善总会的助学金,让这个家庭松了口气。当天,无锡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特意到章小洪家中走访,嘱他安心读书,考上了大学,如果家里有困难,也能有助学金来帮衬。在这次走访中,章小洪才第一次知道,每年帮助他的荣先生来自香港,心系故里。荣先生从2009年至今,已资助了600多个学生,资助金额近300万元,章小洪就是其中的一个。
在长江北路旁的一个老小区里,今年在一所大学读四年级的小苏正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是继续考研,还是工作?小苏一家经济上的压力很大。小苏的父母从东北老家出发,一路打工,因为有亲人在无锡,也为了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最终选择在江南落脚。夫妻两人吃苦耐劳,从两手空空到置业买下一个60平方米的两居室,房子虽小,一家人却也温馨幸福。小苏期待着能读个研究生,但去年一直便血的苏爸爸却被查出了直肠癌。手术加6次化疗,如今还要吃中药,定时检查,家中的顶梁柱无法再挣钱,还要支付不菲的医疗费。苏妈妈已到退休年龄,2000多元的养老金撑不起一个家,如今也只得外出打零工挣钱。“女儿从来不问家里要东西,很懂事”,苏妈妈说,小苏很节俭。他们遇到困境后,一度想申请低保,却被告知不符合条件。但金海里社区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帮他们申请了临时救助,得知他们还有一个上学的女儿,另外帮着申请了这份助学金。“每学年5000元,能帮我们减轻不少压力”,苏妈妈说,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让一家人心头暖洋洋的。今年,资助小苏的是新华商智商会的爱心企业家王先生,他特意上门看望小苏,并表示想考研究生的话,不要有顾虑,他们还会继续资助。
回报
不会忘记曾经的援手
在广石路附近的一个小区里,26楼的阳光正好。去年刚刚毕业的小雨和妈妈一起卖掉老旧小区的房子,有了首付款,来这里住上了电梯房。“妈妈腰腿不好,老房子楼层太高,爬不动”,小雨表示,虽然是二手房,但母女二人亲手置办了这个温馨的家,精心挑选了客厅的墙画,淘来自己心仪的一桌一椅,满满的成就感。说到父亲,小雨忍不住红了眼圈,原本身体就不太好的父亲,在她升入大二的那年突然去世。而母亲原本就有心脏早搏等疾病,家里一下子乱了套。最后三年的大学生活,也幸亏无锡市慈善总会的助学金,再加上一些勤工俭学的收入,让她顺利读完了书。小雨说,如果不是这么多好心人,不知道自己人生会有多灰暗。
“我上大学的时候,就经常去做志愿者”,小雨说,马拉松之类的大型赛事,她都参与过。如今工作了,她也愿意利用周末时间去陪伴老人,和自己有着相同遭遇的学弟学妹们聊聊天,去排解他们心理上的困惑。其实,除了小雨,每一个受过资助的人都会心存善念,比如小洪,他之前也会利用周末去做成人高考的志愿者,小苏也会参加各种社团的公益活动,这些受过资助的孩子们,都默默地把爱心传递给别人。
25年来,无锡市慈善总会组织开展多场结对助学见面活动,把素昧平生的你、我、他紧紧相连在一起。通过这个平台,累计有17740名贫困学生得到真情相助。其中有3631名贫困学生与社会好心人成功结对,有14109名贫困生得到一次性慈善助学金。今年,更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深走实,搭建起爱心捐助者与资助学生之间传递善意的桥梁,进一步丰富了“慈善助学”品牌项目的内涵。下一步,他们还将走访引导受助学生成为传递善心的温暖使者,积极参与慈善公益志愿服务活动,营造全民向善的社会氛围。
(记者 黄孝萍 文中受资助者人系化名)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