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新闻 > 南京 > 正文

火遍全网的“双层火车”,“浦镇造”!

文章来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
字体:
发布时间:2024-10-14 19:04:05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2Y1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资讯服务

双层客车返厂检修中。 受访者供图2Y1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资讯服务

2Y1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资讯服务

双层客车行驶在铁轨上。 受访者供图2Y1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资讯服务

国庆黄金周期间,人们会选择乘坐铁路列车去远方看风景,没想到,近日一辆双层火车竟成了旅客眼中更别致的风景。2Y1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资讯服务

10月7日,一名大学生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返校乘坐的双层火车引发关注。这趟颇受关注的列车是由陕西宝鸡开往重庆西的K1002次列车,正是由坐落在南京的浦镇公司生产制造。2Y1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资讯服务

视频中的双层火车外观车身蓝白红相间,颜色和结构都与普通绿皮火车截然不同,上下两层均设有独立车窗,车厢内部设有楼梯连接上下两层,时速120公里,一层旅客可以体验“贴地飞行”,二层旅客能够远眺开阔的景致。2Y1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资讯服务

据介绍,K1002次列车编挂16节车厢,包括7节硬座、5节硬卧、1节软卧。该列车作为双层列车,车底比普通列车低很多,上层车厢车窗位置则比普通单层列车高1米左右。此外,与常见硬卧车厢不同,双层列车上下层包厢内都只设上下2个铺位,只有在车厢两端的包厢内为上中下3个铺位。2Y1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资讯服务

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双层火车曾经是我国铁路运输历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已经很少见到。镌刻时代印记的“老伙计”依旧“志在千里”,又将如何整装待发?2Y1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资讯服务

浦镇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K1002次列车是全国为数不多保留出厂原始涂装的25K型双层普速客车。这些“老朋友”根据“行走”公里数或“行走”时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返回厂内检修,检修完成后就能全面恢复基本性能,安全舒适地运送旅客了。2Y1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资讯服务

今年以来,共有10辆双层客车陆续返厂,车种涵盖SYZ、SYW、SCA三种。返厂检修主要会对车辆的上下体进行分离,转向架零部件进行分解检修,上体进行分解拆空,经过组装调试后最终顺利出厂。一辆辆“老伙计”再次踏上征途,承载着人们的梦想出发。2Y1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资讯服务

据悉,中车浦镇是中国双层空调旅客列车的研制基地,从1985年首列空调双层列车研制开始,先后研制过中短途双层客车、中长途双层客车、准高速双层客车、提速双层客车和双层内燃动车组,形成系列化产品,并取得了很好的业绩。1997年,准高速旅客列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除了25K型双层普速客车外,浦镇公司生产制造的中长途双层旅客列车、中短途双层旅客列车、准高速双层旅客列车、准高速内燃动车组,也是双层列车家族中的“佼佼者”,在南来北往中见证了列车速度和乘坐舒适度的提升。2Y1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资讯服务

岁月流转,随着高速铁路开通和动车组列车的大量开行,双层列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春运或节假日等客流量较大时段,乘客或许还能看到他们限时回归的“身影”。既然双层列车的“娘家”在南京,那江浙沪的乘客能否登上回忆拉满的双层列车?其实,今年春运期间,“浦镇造”的蓝色双层普速列车,就已在长三角地区再次上线,根据不同去向和运行时间,既有硬座软座,也有硬卧软卧,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选择,或许不久后,就会有一场“不期而遇”的邂逅。2Y1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资讯服务

铁轨之上,“浦镇造”列车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在高速发展的今天,驰骋在广袤天地的是更安全、更舒适、更智能的“新质”列车。新一代智能城际市域C型动车打通不同信号之间的“屏障”,兼容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运用条件。上榜江苏省“重器”名单的市域D型列车,凭借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等优势,为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打造“一小时通勤圈”,世界首列数字轨道胶轮电车,用“无轨之轨”惊艳世界“朋友圈”……一辆辆“浦镇造”列车正在不断刷新着交通强国的“金名片”。2Y1新江南网| 江南第一生活资讯服务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