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新闻 > 杭州 > 正文

种茧致“远”?杭州蚕桑产业开出共富“新丝路”

文章来源:杭州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4-11-04 16:48:32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新江南网欢迎你/www.xjnnet.com/新江南网荣誉出品

富石村其实并不富裕。这个淳安县梓桐镇海拔最高的偏远山村,常住人口只有200多人,且大部分是留守老人。B5b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蚕桑是富石村的主要产业。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两旁的桑树繁茂摇曳,引人进入草木金黄的深秋。B5b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这是属于富石村的金秋。山腰上,300多平方米的茧站内,村民忙着称茧、烘茧,这是今年的最后一批蚕茧,也是杭州市首届蚕丝被手工制作大赛的原料。阳光透进屋内,将金黄色的蚕茧照得更加闪闪发亮。它们不仅好看,而且黄酮含量高,制成蚕丝品后使用对人体有益,价格也能卖得比白色茧高。B5b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如果不养蚕,这里大片的山地可能就抛荒了!”站在新收的茧子前,富石村党总支书记邵文进说道。他皮肤黝黑、身材瘦高,夹着乡音的普通话听起来却格外有力。B5b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这力量来自他的底气——在杭州市蚕桑技术推广总站的技术指导下,该村今年共生产蚕茧8000多公斤,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60多万元。“每个蚕农今年能增加至少2万元的收入。本来种不动地的大爷大妈也能在家门口就业。”邵文进说。B5b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8000多公斤的蚕茧中包含4500多公斤的种茧,这是增收的关键。与普通茧直接进入丝织品制作环节不同,种茧可产生原种进行下一轮杂交繁育,因而价格也是普通茧的1.5倍。B5b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无论是种茧还是黄金茧,村里生产完毕后,均由杭州市蚕桑技术推广总站统一收购,解决销售端问题。B5b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蚕丝被等丝绸制品的消费越来越趋于平民化。杭州被誉为“丝绸之府”,而蚕桑作为丝绸产业链的前端,是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为助力村集体经济消薄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强做优蚕桑这项历史经典产业,市蚕桑技术推广总站因地制宜推行“总站+村集体”模式,即由总站确定饲养品种、规模、派驻技术员,村集体负责小蚕共育,农户领养大蚕,再由村集体统一制种,各司其职、统分结合,实现养蚕风险降低、技术措施有保障、村级经济有收入。B5b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距离富石村70公里的淳安县威坪镇横塘村也有一个蚕种基地。今年以来,威坪镇五都源五丰、横塘、琴坑、旗山四个村抱团与市蚕桑技术推广总站合作开展种蚕生产,春秋两期生产种茧6500公斤,较普通茧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新增村集体经营性收入80余万元。B5b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类似富石村和横塘村这样的蚕种基地,杭州目前已建了10个,其中淳安县9个,临安区1个。B5b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重点蚕区改养种蚕,同时推进制种机械化设备的核心攻关,积极打造杭州蚕桑种业创新样板和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让蚕桑产业走出一条共富‘新丝路’。”市蚕桑技术推广总站负责人说。B5b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新江南网欢迎你/www.xjnnet.com/新江南网荣誉出品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