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新闻 > 杭州 > 正文

杭州城市能级升格!1994年副省级城市、2015年特大城市、2023年超大城市

文章来源:都市快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9-27 07:28:00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新江南网欢迎你/www.xjnnet.com/新江南网荣誉出品

市区公交线路从8条增加到1371条 供水总量是1949年的751倍
ui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a00091515c430fee0e6c9f73eaaca1b7_rB4AiWb1y1WAVoTmAAFLmuOTD-I272.jpgui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制图 高薇ui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联合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杭州调查队推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数读杭州75年”报道。今天,我们推出系列报道第五篇——城市能级。ui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2023年ui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成为全国10个超大城市之一ui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杭州逐步全方位推进城市建设。1982年成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升格为副省级城市。ui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1996年,成立滨江区,2001年余杭、萧山撤市设区,2014年、2017年富阳和临安相继撤市设区,市区面积进一步扩大。ui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2018年,杭州出台《杭州拥江发展行动规划》,以钱塘江为主轴的市域统筹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从“跨江发展”转为“拥江发展”。ui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至2023年,全市常住人口1252.2万人,是1953年首次人口普查的4.2倍。2015年杭州首次跻身全国特大城市,2023年成为全国10个超大城市之一。ui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已开通地铁线路12条ui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运营总里程516公里ui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新中国成立初期,杭州交通基础设施落后,1949年公路里程766.2公里,至2023年达到16621公里。ui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1949年,杭州市区公交线路仅有8条,1978年有32条,至2023年全市已有1371条。ui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高速公路从无到有,里程达878公里,实现各区、县(市)全覆盖。ui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2012年,杭州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截至目前已开通地铁线路12条,运营总里程516公里,全年地铁客运量达到13.8亿人次。ui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萧山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为4117万人次,居全国民用机场第10位。ui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市区供水总量14.3亿吨ui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为1949年的751倍ui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新中国成立初期,杭州城市公共设施水平落后,仅有1家自来水厂,设计日供水量5000吨,发电装机容量2万多千瓦时,市区供水总量191万吨,供电总量0.24亿千瓦时。ui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至2023年,市区供水总量14.3亿吨,为1949年的751倍、1978年的15.8倍。全社会气化率由1978年的2.7%提高到100%,自来水实现100%全覆盖。ui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电信技术水平提速换挡,从固定电话普及,到手机、互联网宽带普及再升级到移动互联网普及。ui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副省级城市中ui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首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ui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逐步确立了“品质发展”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理念,实施环境立市战略。1994年杭州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01年被联合国授予“人居最佳环境奖”;2017年成为副省级城市中首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ui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4.4%;地表水市控以上断面优Ⅲ比例、功能区达标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三年实现100%。连续8年获美丽浙江考核优秀。ui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新江南网欢迎你/www.xjnnet.com/新江南网荣誉出品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