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上班就在哪儿入托、住在哪儿就在哪儿入托
“小朋友们来杭州见爸爸妈妈,都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呢?”
“动车、高铁……”
7月8日,在杭州市育才实验学校,全国劳模、上海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客运段甬广车队队长陈美芳为60位“小候鸟”上了一堂铁路乘车安全课。
这是杭州市“劳模工匠进托班”的首场活动。杭州市总工会已经连续11年举办暑期爱心托班,当天,第12年暑托班启动。
半个多世纪前,爸爸妈妈上班,把孩子带到单位的托儿所,下班后,再领回家,工作带娃两不误。如今,职工托儿所在暑假以“爱心托班”的形式回归。
企业园区里、学校里、社区里……12年来,杭州的暑期爱心托班遍地开花,甚至打开了“楼上工作,楼下托儿”的模式,惠及越来越多的职工。
在哪儿上班就在哪儿入托
大儿子放暑假,并没影响周胜红夫妻俩的生活节奏。
周胜红老家安徽,7年前,一家人“搬”到了杭州,在这个城市扎下了根。周胜红在古荡农贸市场卖海鲜,老婆在杭州大厦上班,两个儿子,一个在上初中,一个还没上小学。
连着两年的暑假,周胜红都给大儿子申请了爱心托班,“上班前,先把他送去托班。到了晚上,我们俩谁先下班,谁就去接。”
儿子在托班的暑假生活很充实,40位孩子“临时搭伙”,参加晨读、益智桌游、作业答疑、户外运动、看英语电影等活动。午餐由社区食堂提供,还有下午茶。
周胜红在西湖区古荡街道工作,爱心托班就设在古荡街道的工会驿站。爱心托班一期安排了3周的课程,入托免费,只有一个要求:是辖区内的注册工会会员。
住在哪儿就在哪儿入托
钱塘区白杨街道的邻里社区,是杭州市首个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社区化服务的新型社区,有1.1万名产业工人。
早在2011年,邻里社区就推出了暑期托班,比杭州市总工会开办爱心托班的时间还要早。
由于社区里住的都是外来人口,每年一到暑假,“小候鸟”就会一批接一批地从全国各地“飞”来。这也让每年的7月和8月,成了邻里社区最热闹的时候。
社区里,一间300平方米的阅览室成了暑期托班的雏形。暑期托班刚起步时,由于资源有限,每周只能定期组织一两场活动。后来,暑期托班渐渐从一两场活动,变成了辖区党员、企业、高校、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会公益项目,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运作模式。
在现有的运作模式下,暑假期间的两个月,每周一至周五,都是“小候鸟”们的“托班时间”,上午上课,下午自习。
老师从哪里来?
邻里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敏华介绍:“钱塘区教育局每年都会安排学校的老师来送课,社区也会联系部分在校的大学生来上课。同时,社区也会邀请各个领域的从业者来讲课。例如,社区民警会来讲安全教育、急救医生会来讲生理保健……”
每一年,邻里社区还会安排外出活动,去工厂、博物馆等地参观研学。7月底,社区就将带着孩子们去康师傅梦想探索乐园。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