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杭州企业总量突破100万户,是浙江首个、全国第7个实现该目标的城市。不仅如此,预计今年10月,包括企业在内的市场经营主体总量,杭州将突破200万户。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更是引领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在世界经济面临增长困境的当下,全球各地对企业的活力和创新更加关注。
在这样的时刻,杭州以近5年年均约10%的增速实现企业总量破百万户,为“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增添了一个生动注脚。
把杭州的这一经济事件,放在全球经济叙事中,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崛起的秘密
从全球经济视角来看,过去40多年最重要的经济现象,是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增长。
而杭州在2023年迈入“两万亿俱乐部”和超大城市,在“大国大城”格局中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杭州为何能在全国经济版图中崛起?
把时间倒回改革开放初期,在现在的全国十强城市中,杭州几乎没有什么竞争优势——
从地位和位置来看,北京、上海是直辖市,广州、深圳临近香港,武汉是“九省通衢”……反观杭州,既没有矿产资源、深水良港,也没有国家政策扶持和大型项目投资。
杭州的崛起,更多的是依靠浙江民营经济的内生力量。目前,杭州民营企业占企业总量比重为90%以上。
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杭州诞生浙江第一户私营企业,走出了万向、传化、娃哈哈等一批民营企业和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杭州以超前眼光制定了鼓励市外大企业集团公司总部迁入等措施。集聚成势的杭州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和对财税的贡献逐年上升,进入21世纪后很快超过50%。
而伴随着互联网浪潮到来,杭州的企业家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的机遇,开始发力新经济。顺势而为,杭州在2000年提出信息港、医药港“两港”建设,多年后又提出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数字经济逐步开始成为这座城市新的标签,杭州也开始以新经济领跑者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
“企业总量突破100万户,是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成就。”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秦诗立认为,这是杭州创新创业活跃、人才吸引力强等综合实力的体现。
梳理来看,杭州的“晋级”之路,是民营经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生动实践。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