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半个月,“新型工业化”一词被频频提及。
5月24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精神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深化部署“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集群化,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之新,着重体现于对新趋势、新赛道、新逻辑的深刻把握上。“新型工业化”是杭州工业乃至全市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这里涉及到两个重要认识——其一,需要充分认识工业之于稳定经济基本盘的特殊意义;其二,科技创新谋升级,是新型工业化生命线。
如何更好立足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杭州的关键一招,是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
5月22日,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刘捷赴余杭经济开发区调研,强调要大力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内核的先进制造业,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同日,我市召开城东智造大走廊产业发展推进第一次例会,市长姚高员提到,要进一步增强“再造一个杭州工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技术创新和转化应用,推动城东智造大走廊与城西科创大走廊形成联动发展格局。
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杭州抢抓机遇,一手抓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手抓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折射出“立与破”的格局和思路。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有破有立。传统产业是工业的基础,以其庞大的用户群和原材料哺育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杭州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让传统产业在数字赋能、绿色转型中焕发新生。譬如新能源技术有效化解了环境污染问题,催生出光伏、风电、氢能等新能源产业,打开了经济结构优化的空间。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杭州谋划发展具有广阔前景的未来产业,主动开辟与数字经济密切联系的新领域新赛道,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快融合,逐渐成长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
立与破,对立统一,都是促进事物向前发展的动力。注重立与破的系统性和协同性,才能写好创新这篇大文章。
今年一季度,杭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13亿元,同比增长3.2%。从产业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8%和6.2%,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8%;从产品看,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增长482.9%,新能源汽车增长18.4%,风力发电机组增长25.0%,集成电路增长47.4%……一连串数据折射出全市经济创新动能持续增强的发展态势,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为代表的新型工业化彰显巨大的发展潜能,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着力点。
打实基底、开辟赛道,每一次“立”,都是对前一次“破”的提升;每一次“破”,又为新的“立”创造空间。杭州正是在这样的追赶超越中矢志创新,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