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新闻 > 杭州 > 正文

“科普职称”助力 科普人才脱颖而出

文章来源:杭州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5-30 09:05:40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杭州日报讯 今后,科普达人也能获评正式的“研究员”了——近日,省科协征集遴选了一批专家来评审科普专业的研究员、副研究员职称。这也意味着,科普人员的职业发展空间更大了。Kx6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当前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之中,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推动科技创新,离不开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参与到普及科学知识中去,企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等机构中,也有众多专职从事科普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过从全省层面来看,浙江目前约有1万名专职科普人员,相当于每万人仅有1.52名专职科普人员。这个比例还难以满足公众学习科学常识的需求。Kx6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要吸引更多的科学人才从事科普工作,就要提升科普工作的职业发展空间。长期以来,科普工作者缺乏自有统一的职称体系,常常要“靠”在现行专业技术职称系列上参加评审与聘任,这也制约了科普人员队伍的进一步扩充发展。2023年,中国科协首次开展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现在,我省也开始评审科普专业职称,这是积极的改革探索实践,对于提升科普人员的职业认同感、让他们潜心从事科普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Kx6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为科普人员评职称,既要坚持科学性、严肃性,也要打破窠臼,不拘一格降人才。科普职称的评定,首先要确保学术价值,注重科学含量,突出创新导向。其次,也要考虑到当前信息传播方式的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判定科学知识的传播普及效果。例如,现在很多科普形式都是视频、漫画等,在评定职称时,不妨考察阅读量、视频播放量等,将广受好评的科普作品视同论文等学术成果,真正激发科普工作者的热情,鼓励更多的人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普及科学常识。Kx6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中国科协4月发布的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以往有了明显提升。不过,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仍需持续发力。这要求我们持续提升科普效果,为培养更多高科技人才、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筑牢基础。科普人才也能评职称,有助于提升科普人员的职业发展空间,壮大科普人员队伍,这样的探索应该积极推进。Kx6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