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中秋 摄 制图 李前芳
苗奘的微信头像是一个长着精灵耳和洁白翅膀的少女。她不出自任何一部动漫作品,也和苗奘本人的形象和爱好相去甚远。
“这个头像是为了能融入我们最初的用户群体,一群17岁左右的二次元年轻人。”那时,苗奘创立的智能设计公司“水母智能”开始全面拥抱AIGC。
2022年9月,他们在QQ频道上线了“触手二次元”机器人,让用户通过简单对话就能让AI画图。这个初代产品在QQ频道收获了近百万用户,高峰期一天就有近700万张图生成。
为了搞清楚大家都在画什么,她和团队“潜伏”进不同QQ群和频道观察,惊讶地发现大家都在画自己的“二次元老婆”,用AI为角色创作出新的剧情。
去年4月,水母智能正式上线全国首个AI漫画工具“触手AI专业版”,为漫画创作者及爱好者提供专业的AI创作工具及社区。
短短一年时间,触手AI多部商业AI漫画上线腾讯漫画、快看漫画等平台,全网漫画人气值超4亿;随后登陆“爱优腾”等视频平台,最近还亮相“动漫之国”日本的四大漫画平台,以及东京首都电视台。
减少50%的漫画制作环节
在AIGC的浪潮来临之前,苗奘创立的水母智能已经在用AI算法做设计了。当时他们的核心业务是面向小微企业的logo和包装设计,让设计的成本降到几十元。
2022年下半年,知名的“文生图”应用Midjourney发布,苗奘和团队敏锐地感觉到,这次变革的重要性。他们果断地选择切换赛道,全员投入AIGC。
“做出转型的决定后,所有人都迎来了身份的变化。”苗奘说,“比如设计师都变成了能写参数代码的产品经理,原来传统行业的漫画师现在是模型指令训练工程师。”
和大部分AI绘画平台不同的是,触手AI面向专业漫画师推出了专业版AI Native一体化工作台,能大幅减少原先商业漫画的创作环节。
苗奘介绍,传统的漫画创作从编剧、画分镜到后期,一共有11个环节。现在在触手AI平台上可以变成5个,中间线稿、粗草、填色等环节只需要交给AI。“我们直接干掉了漫画创作50%的环节。”
这背后是触手AI的漫画创作团队凝结的大量经验。
苗奘说,漫画里有很多专业细节,比如人物的英雄姿势、防御姿势,特效也分为冲击波、能量波,这些漫画效果是通用基础模型无法实现的。触手AI专业工具提供了大量专供漫画场景的表情、特效、动作、场景等生成能力。“目前,光是冲击波的类型就有上百种。”
54岁电商设计
成功转型AI漫画师
除此之外,触手AI也面向普通用户推出了低门槛的漫画生成工具。只需选择文字关键词、感兴趣的风格,这套工具就能提供从创作故事到角色设定、分镜绘制、台词标注的全流程,帮助用户一键生成漫画。
截至今年4月,触手AI已经拥有超过300万创作者。比起“用户”这个词,苗奘更喜欢称他们为“创作者”,因为他们绝大多数不是传统漫画行业的从业者,而是第一批能驾驭AI来发挥创作热情的普通人。
为了让更多人加入AI漫画的创作行列,触手AI向新人创作者发起了漫画培训营。让苗奘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期学员中,有一位54岁的阿姨。
“在线上学习期间我们不知道她的年龄,但她的学习进度很快,比很多人率先结业,也一次性通过了我们的商单测试。”苗奘说,后来她成了触手AI的签约漫画师,直到签合同的时候才得知她已经54岁,之前做过电商设计。
今年,水母智能正式发行了由触手AI社区用户创作的AI商业漫画,短短4个月全网阅读量飙升超过4亿。AI动态漫画《我主宰了灵气复苏》上线腾讯等视频平台后,获得了全网大量好评,很少有人知道,幕后的制作团队就有这位54岁的阿姨。
“AI已经改变了传统漫画的创作流程,让平台用户可以更自由地参与到工作流中来。”苗奘说,今天已经有很多来自三四线城市甚至乡镇的非漫画专业的AI创作者,有的是学生、有的是公司职员,通过AI商业漫画能获得几千到上万元的收益。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