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讯 把一捆捆秸秆塞进回收点的入料口,经过机器的“吞吐”,秸秆被粉碎回收,称重后,村民在手机上收获秸秆积分,这些积分可用来兑换各种生活用品......在杭州余杭区瓶窑镇张堰村的“秸秆换积分”收集转运点,每月可收集农户秸秆约200斤,一年下来能减少秸秆焚烧2400斤。
就地焚烧秸秆,不仅污染环境不说,还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在浙江,相关法规明确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为了促进秸秆的回收利用,减少秸秆焚烧现象,杭州想了不少办法,“秸秆换积分”就是其中之一。5月24日,杭州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推进会上,张堰村的“秸秆换积分”集置点还作为其中一个考察参观点,被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者交流学习。
回收的秸秆去了哪里?在余杭区瓶窑镇的秸秆回收处理中心,秸秆通过机械化工艺,经过粉碎、堆沤、成型等环节后,被制作成有机肥料、育苗基质、土壤改良剂等半成品,再面向市场进行售卖,实现秸秆间接“还田”,持续改善土壤品质。目前,秸秆回收处理中心年处理规模已达8000吨,有效缓解了秸秆资源化利用问题。
去年以来,杭州聚焦秸秆“收、储、运、用”关键环节,推进农作物秸秆“全量、全程、全域、科学”综合利用。通过出台相应扶持政策,拓宽农事服务中心功能,完善县、乡、村三级收储网点布局,培育“收储运”服务组织和经纪人队伍,扶持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发展,目标到2024年底实现农作物秸秆“收储运用”机制涉农乡镇全覆盖。
接下来,杭州还将采取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深化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如继续强化禁烧巡查,加快露天焚烧高位瞭望设施和监控平台建设,实现“人防+技防”;完善利用模式,科学规划农作物秸秆标准化收储中心,探索“秸秆换肥(物)”“秸秆银行”“秸秆积分”等模式,提高小农户秸秆的离田利用比例;加快推动收储中心、产业化利用试点、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增设秸秆“五化”利用有关农民培训课程,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全力支持的良好氛围。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