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新闻 > 杭州 > 正文

秋分至 天未凉 杭州今天最高气温35℃

文章来源:都市快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1-09-23 09:10:04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

都市快报报道 刚过去的中秋假期,杭州的天气堪比盛夏时节,三天的最高气温分别为:34.2℃、34.9℃、32.9℃。昨天上班日,气温再次上升,达到了35℃高温线,南部的建德甚至高达36.8℃。0vX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杭州市气象台说,昨天开始,前两天因为西风槽东移而东撤的副热带高压又重新增强西伸,就连高压中心也要上岸。随之带来的,是炎热升级,今天正式进入二十四节气的秋分,预计市区最高气温仍可能升到35℃上下。0vX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不过,现在的热,跟三伏天的炎热还是不一样的,虽然中午和下午这段时间确实很热,但昼夜温差大,早上和晚上还是会有阵阵凉意。0vX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桂花何时满城香?0vX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夏末秋初的热,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桂花蒸”。农历八月是桂花初开的月份,古时候也叫“桂月”。这时,夏天未走,秋天已近,古人就把这段时间的热叫做“桂花蒸”,用“蒸”字描绘闷热的感觉。0vX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今年显然是“蒸”过头了。因为天气太热,最高气温一直在30℃以上,杭城的桂花也没有什么动静。杭州少儿公园的工作人员说,桂花最喜欢的气温是20℃-30℃,最好白天有太阳,到了晚上又很凉爽,早晚温差大,空气比较潮湿,它就能顺风顺水地长大,开得格外香。0vX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由于又有西风槽东移,杭州上空云量增加,周五的最高气温将会降到31℃左右,最低气温在20-21℃,体感会比这几天凉快不少。但这只是暂时的,到下周,气温仍然会重新升高。看来,今年想要闻满城的桂花香,还要再耐心等等。0vX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秋分时节天未凉0vX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今天是秋分,所谓“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秋分时,太阳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平分,各12小时。这之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北半球逐渐昼短夜长。通常秋分到了,气温就会开始做减法,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0vX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不过,今年的秋分似乎有点特别,气温下降得并不明显,夏天还要继续发挥余热一段时间。0vX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最后,来说说大家关心的月饼。中秋节过去了,家里还有很多月饼没吃完,介个办?顿顿当饭吃,肯定不妥,于是,网上就有人提出,既然不能当饭吃,那就当菜吃啊!西红柿炒月饼、宫爆饼丁,月饼杂粮粥、蔬果月饼沙拉、寿司月饼卷……哈哈,听起来都有点像黑暗料理,你会去尝试吗?0vX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0vX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0vX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记者 夏阳 摄0vX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钱江大潮进入最佳观赏时间0vX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即将到来。昨天是农历八月十六,已经进入最佳观潮时间。0vX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昨天,记者来到钱塘江七格附近,这里新装了蓝色围栏,高约两米。一位救援队员说,装围栏是为了保证看潮人的安全。0vX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下午1点左右,在彭埠大桥往东的江堤上,有不少巡逻车在巡逻。还有不少管理人员,站在江堤上。下午1点半,烈日当空,七格猪头角坝已经站满看潮的人。0vX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下午2点10分左右,潮水准时来到七格。据了解,今天的七格观潮点预报的观潮等级是三星,但潮水奔涌而来,还是极其壮观。潮水打到猪头角坝后,浪花涌到三米以上。0vX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提醒大家,观潮一定要小心注意,保证安全。0vX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0vX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