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称之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寺庙遗址”。11月28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来到了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深入了解遗址的保护之道。
据了解,大报恩寺是为明代金陵三大寺之首,寺中最有名的建筑就是琉璃塔。宝塔通体五彩琉璃,壮美无伦,代表了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的琉璃烧造和琉璃建筑工艺,可惜在19世纪中叶毁于战火。
探访团成员在遗址旁听讲解员讲解。王筝 摄
进入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馆内古韵与现代风格相结合,行走间低头望去,脚下透明玻璃罩里,是经历千年风雨的石路。抬头向外看,玻璃墙外,高耸的大报恩塔静静矗立,出土了大批国家级文物的地宫遗址就在塔下。
在中轴遗址区,探访团看到,有大片“裸露”在外面的遗址。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讲解员介绍,这是当年天王殿的遗址,现存主要为底部的夯土台基。从台基上保存完好的明代石柱础,可以清晰反映出天王殿的规制及柱网结构。
明代夯基遗址。王筝 摄
“为什么有的遗址被玻璃罩保护,有的遗址却没有呢?”探访团成员武振慧问道。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名誉馆长王兴平介绍,大报恩寺遗址以土遗址为主,保存十分不易。经过对遗址全部和局部的深入勘察、分析、研究,最终决定针对室内、室外及半室外遗址本体,采取不同的保护及展示方式。例如,对于大殿、观音殿等露天部分,采取了原址回填保护,局部重建露台栏杆的方式;对于伽蓝殿及排水沟等局部,采取了原址加固,覆罩保护的方式;对大部分主体建筑遗址,如塔基地宫,则采取了原址保护,建设保护建筑的方式。王兴平介绍,大报恩塔,正是为了保护地宫遗址而修建的“轻质塔形保护建筑”。
大报恩塔外观。王筝 摄
大报恩塔在地宫遗址上方,即琉璃塔原址处重建。大报恩塔规模、形制、长细比与原塔近似,但材质却不同。新塔没有用琉璃瓦复原原塔风貌,而是采用了轻质玻璃。“大报恩塔可以看作是个塔形‘保护罩’,用来更好地保护地宫遗址。如果重建琉璃塔,地宫遗址很有可能被破坏。与重建琉璃塔相比,更重要的是保护地宫遗址。”王兴平介绍,大报恩塔有九层,采用四组钢管斜梁跨越遗址上空,整体上是钢铁结构。“现在的大报恩塔地梁落脚点位于原来塔基遗址的外侧,既能减少对遗址的扰动,又起到保护地宫的作用。”
今年,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发布大报恩寺琉璃塔数字复原成果,让琉璃塔在数字世界中复现。游客可用虚拟形象进入博物馆推出的“报恩圣境元宇宙”。“虽然琉璃塔已被毁,但它的遗址遗存还在、文物还在,所承载的建筑艺术文化、美学艺术文化还在。”王兴平表示,“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希望能把数字技术与历史文化内涵更好地融合起来,推广出去。”(王允祺)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