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辆大一些的是油车,另一辆是电车。”9月25日,常熟理工学院CIT车队发布两辆新车,将用于征战今年的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CIT车队指导教师王巍介绍,整车的设计、加工、装配、调试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从初步设计验证阶段到最终的集成装配与测试,常熟企业为车队提供了占比达70%的供应链支持。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常熟三大支柱产业之一,2023年规上产值超千亿元。正是基于当地的产业优势,常熟理工学院、常熟市政府及汽车行业企业三方于2012年共建成立汽车工程学院。连续10年参与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常熟理工学院CIT车队自主完成了12辆赛车的制造。
学生造车,底气何在?“台下的这些汽车零部件企业负责人,都是我们的赛车‘合伙人’。”汽车工程学院院长焦洪宇说,10年来,车队赛车中常熟企业制造的零部件比例从最初的20%增长到现在的70%。以此次发布的电车为例,车身和空气动力学套件是亨睿碳纤维的产品,三合一智能电驱系统为法雷奥新能源汽车的最新研发成果,电池箱由正力新能提供。在看不到的地方,苏州英特模帮助完成发动机的标定,烨辉(中国)、龙腾特钢还积极吸收车队成员实习、就业。
令CIT电车队队长、汽车工程学院大四学生吴何谷兴奋的,莫过于法雷奥新能源提供的三合一智能电驱系统。“这套系统将控制器、电机、减速器集于一体,不仅性能更强,而且成本更低、体积更小。”成立仅两年的电车队今年有了高性能核心设备加持,吴何谷对今年的比赛信心满满。“原本为乘用车设计的产品,现在也能用在赛车中,这帮助企业拓展了产品的使用场景。”法雷奥新能源汽车(常熟)有限公司研发总监陈庆峰对此也很欣慰。
校企牵手,中间的“介绍人”是苏州市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科技镇长团团长张华。“此前,常熟理工学院与本地产业在融通方面虽有顶层设计,但在产学研工作层面缺乏常态化联络纽带。”张华在调研后提出,构建以本土汽车产业链为支撑的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车队,引导常熟汽车产业链各环节企业与常熟理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合作,实现技术共享、人才共育的校企常态化深度融合。今年以来,张华带着CIT车队的指导老师和成员,调研中国计算机学会业务总部、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以及常熟的车企、科研院校等,引导企业工程师、高校教师、大学生围绕“校企融合一辆车”开展常态化合作。
“汽车工程学院去年与常熟汽车产业企业达成超2000万元的产学研项目合作,毕业生在苏州工作比例达到65%。”常熟理工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徐惠钢说,学校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学院也依托常熟整车及零部件企业优势资源实现七成零部件本地“拿”,校地良性互动效应已经显现。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