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甜 陈澄 丁宏波 郑焱 杨频萍
到今年暑假,“双减”政策已落地一年。与往年相比,今年中小学生的暑假生活有什么不同?学生、老师、家长们各自经历了什么,又将如何迎接新的学期?记者近日进行了多方采访。
作业“瘦身”了,
效果很明显
进入8月,距离秋季新学期开学的日子更近了。记者发现,与往年相比,家长们心态轻松了不少,而老师们下的“功夫”更足了。
往年此时,很多幼儿园大班的家长会为孩子的“幼小衔接”而焦虑——孩子不学拼音、不识字,刚上一年级会不会“掉队”?如皋市教师发展中心教学研究部副主任洪荟春介绍,如皋将幼小衔接期从大班下学期延长为一整年,推动全市幼儿园、小学整体联动,进行课程内容对接、学习方式融合,“我们还安排小学一年级调整了课程进度和安排,比如过去一年级拼音要求5周内完成教学任务,现在延长为7周,减缓教学坡度。”
孩子也有了更多闲暇时光。今年暑假,即将升入一年级的蔡雨辰参加了画画班和练字班,“都是他喜欢的,也给他练练‘坐功’。”蔡雨辰的妈妈石琴告诉记者,大班下学期时,幼儿园已组织小朋友们参观过小学教室,“现在他对小学生活可期待了!”“跨入小学,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习惯、学会与人友好相处最为关键。”如皋市皋南幼儿园园长程海霞介绍,通过“我的本领大”整理书包比赛、训练坐姿及握笔姿势等活动,大班孩子们逐步转换“角色”,家长们也对学前教育有了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老师们已在为孩子们回归校园做准备。这几天,南京市龙江小学副校长王苏明每天都忙于与开发团队沟通,开学后师生互动平台“生本微课”投入使用,眼下正进行最后的调试。 “‘双减’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王苏明说,在过去的一年,学校开展了6期生本课堂,学生先自主收集和归纳课堂知识,再自主分析、自主学习展示。有了平台协助,学生可以更自由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推动“双减”进一步取得实效,学校的教研活动在更新重构。
“听了教育研究院老师讲授如何教、学、评,我期待下学期给学生带来更加有效的课堂。”南京雨花台中学初中部数学老师徐俊说。这个假期,雨花台区教师发展中心如期开展了“新课标视域下的教学重构”主题培训。
雨花台区教师发展中心校长张红认为,提高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效率,才是“双减”落地生效的关键。布置作业不再采用“题海战术”,而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这一年来,该中心指导各校进行提质增效的全新作业设计,根据学校、学科特点下功夫进行优化,“比如,小行小学数学教研组将课内作业与专项练习、错题集、项目化作业等课后作业统一分层设计,课内作业以任务单的形式进行设计,形成有思考、有探索、有进阶的闭环。作业‘瘦身’了,但效果很明显。”
丰富“隐性”指标,
发展“显性”可见
今年暑假,许多从题海中脱身的学生有了更多时间去思考、探索和实践。“今天我们‘红领巾小队’走访了沙元炳故居,我提了好几个问题呢。”8月5日,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三年级的郭子菡刚一到家就跟爸妈说起了当日见闻。
该校学生有一本《暑假“游历”手册》,上面列有阅读必读书目、科学趣味小实验、志愿活动、体育锻炼、劳动清单……校长李继东介绍:“根据年级布置‘菜单式’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引导孩子们利用假期时间,有针对性地提升学习、运动、动手操作等各方面能力。”
暑假过半,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的学生们纷纷上传“暑假作业”,一张张照片记录他们拖地、刷碗、洗衣、刷鞋,在家长指导下学习择菜、做菜、包饺子,还有孩子回到乡间学着拔草、摘瓜、掰玉米……校长管晓蓉告诉记者,刚放假时学校就给家长们发出一封信,为各年级学生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暑期特色实践作业,提升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养,鼓励家长陪伴孩子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从课后服务“延时”到特色“暑假作业”,孩子们可参加的活动明显丰富起来。
“我们这一年共开设了109个社团,涉及体育、艺术、科技、劳动素养等方面。”王苏明说,孩子们的活动多元化了,但如果在评价上还只看考试成绩,那么“双减”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双减”政策落地后,该校围绕特色“乐活儿童综合素养评价体系”进行提升拓展,将综合素养评价体系扩展到三大领域18个指标95个观察点。该校五年级学生王智涵没想到,这学期自己拿到了全班最高分:“我并不是考试成绩第一,而是在学习习惯、 沟通合作等方面表现突出,下学期我要继续保持、参与各项活动。”
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聚焦评价改革,大力推进“小学发展性学习评价”,引领减负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在校长姜树华看来,“双减”效果在各类课程的考试评价中得以体现,当下更加重视学科基础知识与真实情境运用的学业水平考量。“基于学业水平发展的命题,更多着眼于学科基础、学科知识生活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摆脱刷题误区。”
“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状态、核心素养进行综合评价,是各学校‘双减’实践也是教育的未来大方向。”姜树华说,这个评价应具有发展性,要从基于诊断性的评价走向增值性评价,做到横向、纵向评价叠加,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完整的评价“坐标系”,学生的发展变得更加显性可见。
社区成为新课堂,
家长孩子同成长
这个暑假,孩子们闲暇多了,如何才能过得更有意义?各方力量纷纷加入育人网络。
8月4日,在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晨光社区的“妇女儿童之家”,15名小学生正参与“邻里文化节”活动,听牛郎织女故事,临摹“七夕”油画,制作手工杯垫……一个半小时里,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
晨光社区是省妇联“三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示范社区、江宁区的儿童友好示范社区,“我们社区体量大、特征明显,外来人口组成的新生家庭比较多,有8000多户家庭、5000多名儿童。”该社区妇联主席汤星月介绍,“假期刚开始,我们就召开了‘儿童议事会’,20多名孩子坐下来自主商议假期活动。”按照孩子们的意见想法和相关建议,截至目前,暑期“邻里文化节”系列活动已举办10多场。
“孩子们的交往有助于拉近邻里间距离。”汤星月告诉记者,这一年来,社区已举行了近30场活动,名额放出来即“秒光”。每周四上午9点半,是该社区固定的“儿童读书会”活动时间。东郊小镇小学四年级学生胡羽希说,自己这一年来参加活动时认识了很多来自各街区不同年龄段的朋友,周末常常结伴去图书馆,“我现在是儿童图书馆的小馆长了,负责图书的借阅和整理,学到了许多志愿服务的小技巧。”
无锡市新吴区旺庄街道尚泽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师张欣开办了爱娃亲子服务社,通过“绘本故事课堂”“亲子关系实战体验课”等线下活动服务100多个家庭,200多场线上社群直播分享让社区2000多位家长获益。
在日常工作中,张欣发现家长有各种各样的疑难困惑,比如“祖辈带娃问题如何解决”“易怒孩子如何引导”“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等。暑假里,省妇联对全省社区家庭教育志愿者进行了培训。“在暑期的领学培训中,这些问题老师们都讲到了,我们也在社区开展的暑期活动中对家长进行同步引导、释疑解惑。”张欣说。
在尚泽社区5日举办的一场线下亲子活动中,记者捕捉到夏海飞这位“好学父亲”的身影,他在一群妈妈、奶奶中分外显眼。他家两个儿子,老大12岁,老二8岁。“过去孩子们的节假日、周末几乎被补习班填满了,但我们发现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越来越差,和父母的关系也很僵。”前段时间夏海飞意外地发现,社区成了教育资源“宝藏之地”,“放假前我就做好了规划,通过参加社区活动,在专业指导下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成长。”
夏海飞坦言,参加这些活动和学习以后,对家庭教育有了更多反思,他和妻子都认识到,眼光应放得更长远,而非局限于眼前的分数,“我们不再执着于孩子的成绩,教育的核心目的是让孩子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观念转变带来行为改变,夏海飞欣喜地看到,渐渐地,曾经自卑、消极的老大变得活跃和自信了,而曾经不太愿意和自己亲近的老二也越来越“黏人”了,“在孩子不同年龄段,我们面临不同的育儿难题,从事家庭教育需要父母一直坚持学习,和孩子共同成长。”
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殷飞表示,不同于过去的熟人社会,现代社区居民熟识率低,人际互动匮乏。“家长‘关门教子’,家长间缺少真实互动,孩子们之间缺少体验和互动,缺乏来自社区的浸润教育。”殷飞说,随着“双减”落地,跳着广场舞的老人、骑着滑轮车的孩子们开始出现在同一空间,“社区互动正被激活,这是一个重塑社区教育生态的好时机。”
像晨光社区一样,过去一年,省妇联“三全”社区家庭教育支持行动在全省1100多个社区陆续展开。殷飞告诉记者,“‘三全’指的是‘社区全域、父母全程、家庭全类型’,区别于学校教育,我们主要依托的是社区邻里活动和家教活动等‘隐性’课程,形成家庭与家庭之间的互动,润物无声地促进家庭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针对前一阶段的探索,“支持行动”已经形成了20万字的社区教育第一手“教材”。由谁来当社区的好老师?殷飞表示,在社区教育中,人人都可能是孩子们的“老师”,“这个暑假我们开展了多期培训,目前正在进行的社区家庭教育志愿者培训,112名学员中有网格员、社工,还有‘妈咪达人’……未来只有不断发掘和培养更多的志愿者,才能真正构建起共治共享的社区育人新空间,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