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是立秋节气,这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但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尤其南方还处于夏暑之时,呈现“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状态。
江苏省中医院专家表示,中医养生理论强调根据四季气候变化和人体生理特点来调整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秋三月,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此谓容平。秋季五行属金,秋燥易伤肺阴,故秋季养生重在滋阴润燥,养肺护肝。
立秋养生的重要性
顺应自然规律:立秋是季节转换的重要节点,养生应顺应自然规律,保持身体与环境的和谐。
预防疾病:立秋时节,天气逐渐转凉,养生有助于预防感冒、咳嗽等季节性疾病。
增强体质:立秋养生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为秋冬季的到来做好准备。
健康入秋,记住“三防”和“四养”
防暑
立秋时节,但暑热气温并不会很快下降,暑热未尽,“秋老虎”虎视眈眈,天气也逐渐由潮热转向干热,早晚存在温差,因此,防暑降温要继续,当心中暑。要保证充足睡眠,注意补充水分,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防秋燥
燥乃六淫之邪,为秋季主气,其性干燥,易耗津液。容易导致口干舌燥鼻涩咽痛等问题。当治以养阴清燥、润肺生津之法,可用麦冬、菊花、百合等煎水代茶饮。
防感冒
立秋乃初秋之季,昼夜温差逐渐变大,白天很炎热,但晚上则会凉爽很多,有凉风时至,天气变化无常。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室内空气过于干燥,降低感冒风险。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
起居调养
立秋后,应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以适应季节的变化。早睡能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
饮食调养
立秋时节,均衡膳食,润肺生津。多吃蔬菜水果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提高免疫力;少吃辛辣食物可以避免上火,保护肠胃健康;适量摄入蛋白质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促进身体恢复。可选用梨、百合、银耳等,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
精神调养
中医认为,秋内应于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所以,要做到收敛神气,心态保持平和,使得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才不会被秋天的悲忧心态所伤。
运动调养
在秋季,运动量不宜过大,可选择一些平缓轻松的运动项目,如散步、跑步、瑜伽等。
立秋遇上末伏,还要防好这些病
除上述的中暑、感冒外,立秋遇上末伏,还需谨慎下面这些疾病。
过敏性疾病
立秋后空气开始变得干燥,秋季又是叶落草枯时节,过敏源较多,空气中过敏粉尘增多,极易侵犯过敏体质人群,诱发过敏性鼻炎,哮喘、皮肤瘙痒等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
即便已经立秋,天气仍然闷热、高温,会使人体大量出汗,体内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升高,致使发生血栓、心梗等心血管疾病。
肠胃性疾病
初秋暑热未退,湿气当令,此时人体的胃肠功能经过一个盛夏的消磨,正处于一年四季中的最为脆弱时期,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容易出现脾胃失调、消化不良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如秋季腹泻、肠胃炎等疾病。
关节炎
很多人一到立秋时节就会关节疼痛,严重者连走路都会觉得不舒服,这是由于夏季人体出汗多,肌肉毛孔疏松,吹空调风扇时间过长,寒气都集中在腿上,秋天一到,不通则痛,就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症状。一方面暑湿蒸腾,另一方面夜间寒气渐渐袭人,因此极易发生外寒内湿的关节痛症。许多患者夏天对着空调吹没事,立秋过后,电风扇就能把骨头吹疼。要注意关节的适度避风、保暖。
立秋中医保健方法
穴位按摩,促进气血循环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上的重要穴位,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按摩此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
三阴交穴: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位于小腿内侧,踝关节上3寸。按摩此穴可以调节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增强免疫力。
神门穴: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上的重要穴位,位于手腕内侧,小指延伸至手腕关节处。按摩此穴可以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疲劳。
艾灸温阳,增强免疫力
中药调理,平衡阴阳
根据个人体质和季节特点,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调理,如黄芪、党参、当归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通过中药调理,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保持身体健康。例如,夏季炎热,人体易出汗,导致阴液不足,此时应适当补充阴液,如服用麦冬、玉竹等中药。
通讯员 张孟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孙骏 实习生 孟欣荣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