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医大四附院心胸外科联合超声医学科顺利开展了超声定位下微创小切口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该项技术的开展标志着我院在肋骨骨折微创化治疗中迈出重要一步。
60岁的卢先生(化名)因一次车祸被120送到南医大四附院急诊,经过胸部CT检查,发现卢先生右侧3-11肋都出现了骨折,其中多根肋骨错位严重,导致了卢先生右侧胸壁软化,呼吸困难,同时胸部CT还提示了严重的肺挫伤合并胸腔积液,急需手术治疗。
在传统医学实践中,对于多发肋骨骨折的内固定手术,通常依赖于术前的CT检查及体表定位。然而,这种方法虽直接但存在明显局限性,在常规影像检查后,患者会多次经历体位变换,很大可能使定位出现偏移,进而导致在手术中需要更多地解剖游离肌肉,通过扩大切口寻找骨折断端。增加了手术时间、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过大的手术切口导致术后的疼痛问题对患者呼吸功能影响也极大。
“如何将普通的手术微创化、精细化?这是患者的希望,也是我们的目标。”心胸外科卞春安主任医师说道。为了改变以往肋骨骨折手术精准定位的不足,心胸外科卞春安主任医师、温中源博士与超声医学科费正东副主任医师进行了术前探讨并协作,决定对该例患者弃用体表定位,实施高频超声引导精准定位,“就像现在飞机依靠GPS导航一样,从而精准引航。”
费正东副主任医师用高频超声引导精准定位该患者的三处肋骨明显错位的骨折点,并为临床医师精准标记,填补了多发肋骨骨折术中超声引导精准定位的江北新区新技术空白。
随后,心胸外科手术团队根据超声定位标记精准设计手术方案,仅用两个长度3cm小切口找到需要进行内固定手术的三处肋骨骨折点,随即以切口最小、创伤最少的手术路径进行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手术顺利且耗费时间较以前明显减少。
术后第二天卢先生已经自行下地行走,疼痛感明显减轻。据介绍,与之前常规手术比较,该手术具有创伤较小、手术时间较短、感染机会较小,术后患者恢复较快等优点。
专家表示,很多患者因为惧怕手术或者被某些陈旧的诊疗指南误导,认为肋骨骨折不需要手术。很多保守治疗的患者面临的是两个月半年甚至一年半长期疼痛的折磨。尤其是部分对位不良的肋骨骨折患者,术后形成假关节,将长期甚至终身产生影响。最佳的手术时机就是伤后一个月之内,超过一个月以后局部骨痂形成,但并不稳定,仍然会反复刺激伤处引起疼痛。再进行手术处理,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要重新破坏骨头再固定,局部创伤会增加。因此,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应视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诊疗,获得最好的生活质量。
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不断推进新技术、新项目落地江北,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便捷、优质的人性化医疗服务,共同守护百姓健康防线。
通讯员 颜婧怡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孙骏 实习生 孟欣荣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