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产教深融,激活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2022年12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首次提出“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战略任务。2023年7月25日,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常州成立,常州工学院入选首批成员单位。
近年来,常州工学院始终坚持产教融合办学特色,培养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常州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立足常州实体经济发达、产业发展迅速的特点,常州工学院根据产业需求制订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健全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导师团队;精心遴选研究生企业导师,坚持企业导师全程参与研究生培养。为此,该校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坚持做到五个100%:100%接受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教育、100%入企工程实践、100%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双师双能型”导师比例达100%、学位论文选题100%来源于实际工程项目。
为培养契合常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常州工学院实施引企入“教”工程,启动“百团百企”行动,组建100个以上由教授(博士)领衔的科研团队与100家以上企事业单位开展深度合作,形成协同育人的产教融合格局。截至目前,常州工学院49个招生专业与常州主导产业完全匹配。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9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和国际认证专业9个。校企双方投入资金5亿元以上,产业学院建设位列全省高校第一,全国高校第二。
校城一体,构建双向奔赴的校城共荣机制
高校依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城市与高校的协同发展,不仅可以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更可为国家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万亿之城”的常州,工业规模总量已跃居全省第三,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稳定在43%左右、位列江苏第一;当前,常州正打造代表江苏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高地。常州工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坚持与常州市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近年来,常州工学院充分发挥教育、人才、科技优势,始终秉承“伴城而立、融城而兴”的办学理念,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撑。
实践中,该校紧密结合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和常州市“1028”产业体系发展需求,主动策应常州“国际化智造名城”和“新能源之都”建设目标,首批设置机械、能源动力、电子信息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其中,机械学位点深耕航空复杂结构件、严苛工况阀门、车辆电动化底盘等细分领域,锚定智能装备数字化制造、新能源汽车运行控制技术等特色方向,培养机械工程和车辆工程领域专硕人才;能源动力学位点深耕磁悬浮高速电机、飞轮电池和高安全性功能电解液等细分领域,锚定电机控制与应用、能量转换与存储等特色方向,培养电气工程和储能技术领域专硕人才;电子信息学位点深耕遥感图像处理、用户隐私与数据安全等细分领域,锚定模式识别与智能感知应用、工业互联网安全等特色方向,培养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专硕人才。近三年,该校硕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毕业生留常率连续四年位居在常本科高校第一。
人才强校,畅通良性循环的引才聚才机制
今年7月3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常州工学院名列其中。这既是该校办学层次的历史性突破,也是办学水平迈上新台阶的有利契机。
人才是学校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需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常州工学院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育用服”,以学科平台构筑引才聚才的“强磁场”。对照申请博士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强化学科建设龙头地位和学科平台支撑,进一步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模式,实行紧缺人才清单制度,提升引才精准度和产业适配度。同时,依托国家级、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单位、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江苏省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重点平台等高层次平台,广泛吸纳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全校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比例提升到80%。近三年新增江苏省高校教学、科技创新团队7个,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
近年来,常州工学院全力推进有组织科研,围绕常州主导产业,建有科技创新团队20余个。由省级领军人才领衔的科技创新团队在磁悬浮电机、高效储能电池、新能源汽车运行控制等领域形成比较优势,“空天地信息感知与无人机应用研究”“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绿色电解液设计与调控”等3个团队获批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同时,该校大力引进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目前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614人(占比56.02%),均有科研团队归属。近三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60余项,承担企业技术攻关项目1700余项。
2024-11-06
2024-11-06
2024-11-06
2024-11-06
2024-11-06
2024-11-06
2024-11-04
2024-11-04
2024-11-04
2024-11-03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
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