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新达城商业中心,新加坡最大的商业综合体之一。一楼展厅满满都是中国传统元素,杭州非遗嘉年华·新加坡站——2025杭州非遗展示活动正在上演,西湖绸伞制作技艺、杭州雕版印刷技艺、王星记扇制作技艺等纷纷亮相。“爷爷快看,雕版印刷很神奇!”8岁新加坡小女孩王欣怡踮起脚尖张望,满脸兴奋。想要亲手体验中国传统技艺的市民不在少数,大家围在摊位前,每印刷好一张,人群中都会引来一阵叫好声。杭州雕版印刷技艺,包括磨版、描稿、调色、拱花等环节。2011年,该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自西湖区的黄小建,正是杭州雕版印刷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随着‘春节’申遗成功,中国年的影响力正日益走向世界。非遗技艺现场展示、体验,是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好机会。”72岁的黄小建穿着国风十足的中式服装,被一群孩子团团围住。即便连续工作多天,他始终神采奕奕,丝毫不觉得劳累。金蛇迎春年画,是黄小建特意为蛇年新春设计的。以梨木为材质的雕版上,蛇的图案盘成“中国结”,蛇身与云纹结合,传递着祥瑞和祝福。金蛇的脑袋,设计得呆萌可爱、憨态可掬。金蛇嘴里衔着麦穗,寓意丰收;尾巴上翘,顶着“金蛇迎春”四个大字。“‘金蛇迎春’非常受新加坡小朋友欢迎,一共送出去300多幅。”黄小建笑着说。这次新加坡之行,黄小建带来三块雕版。随着一张张象征吉祥如意的年画印刷完毕,现场都是大人、孩子的欢笑声。新加坡市民陈涛现场体验制作,只见他先在雕版上刷上墨色,再将红色洒金宣纸覆盖在印版上,用棕耙子轻刷纸背,直至图案全部在纸张上浮现。他举起亲手制作的财神年画和黄小建合了影,“为新年讨个好彩头!回家后就把它贴在门上。”华人华侨在新加坡占比较高,杭州雕版印刷技艺唤醒这个群体的文化记忆。华侨郑生生小心翼翼地将门神、金蛇迎春等年画装好后,又主动和黄小建握手:“谢谢你,家乡人!我早年从广东来新加坡,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民俗了。这两幅我要带回去送给孙子孙女,让他们也看看来自祖国的礼物!”黄小建黄捷成父子俩最新设计的木版年画,也在尝试现代化表达。财神年画增添上网络梗“暴富”,戳中年轻人的心趴;套色卡通版门神,采用红、黄、黑、蓝四色套色印刷,脸部呈现夸张的卡通造型,颇具民间年画的生动,又富有现代审美张扬的个性。这个春节,父子俩为中国传统文化“出海”奔赴世界各地。“等我3日返回杭州后,估计赶得上我们父子俩吃顿团圆饭嘞!”一边忙着手头的活,黄小建笑呵呵地说,2月5日儿子黄捷成又得出发,前往马耳他、瑞典开展“欢度元宵”活动,为更多人送去文化体验。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