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的一年尚未到来,“兵妈妈”朱立凤已经在紧锣密鼓谋划自己的第22次边关慰问行——2025年“八一”建军节之前,她将带着慰问物资和满满关爱,赶到新疆松拜边防连和“兵儿子”同庆节日。“这次慰问和以前不一样,以前总是把关爱送给我的‘兵儿子’,明年,我会重点慰问同样可敬可爱的‘兵儿媳’,有了她们在背后的默默奉献和坚守,‘兵儿子’才能更加心无旁骛地守护边疆。”
明年,是朱立凤结缘松拜边防官兵的第30个年头。近30年来,这位“全国爱国拥军模范”“江苏好人”自掏腰包,先后为近百名立功和考上军校的战士颁发成才奖,为驻守边关的连队送去电脑、健身器材、课桌椅等设备。
1966年,不满16周岁的朱立凤报名支援边疆,并把13年宝贵的青春年华挥洒在边疆建设中。1978年底回到常州后,她通过不懈拼搏成为知名女企业家。可是,无论在江南水乡的事业如何成功,新疆的一草一木和大美边关都让她魂牵梦萦、难以忘怀。
1996年,朱立凤重返新疆。也就是在那一次,她结识了伊犁特克斯河畔格登山下的边防官兵。望着官兵们晒得黝黑发红的脸庞、吹得干裂的皮肤和嘴唇,朱立凤不由鼻子发酸,泪眼模糊。临别之际,一位战士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朱妈妈”,令朱立凤十分感动。这一声“妈妈”,改写了朱立凤的人生目标和方向。从此,朱立凤便和新疆松拜边防官兵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那一次采风她一共拍了178卷胶卷,回到常州后就迫不及待地冲洗了出来,邮寄到边防连每一位战士手中。不久,战士们热情洋溢的回信犹如雪片而至,“兵妈妈”的名字也在格登山下的军营里传开了、叫响了。
为激励边防战士努力成才,朱立凤设立了针对战士的成才基金:凡是立功或考上军校的战士,都会获得500元奖励。这500元奖金给了边防战士很大的精神鼓舞。在她的备忘录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边防官兵的每一件喜事,也记录着为他们解决的一个个烦恼。近30年来,她与许多边防部队结缘,足迹踏遍了天山南北,相继给边防官兵写了近千封书信,为他们拍摄了大量影像资料,与官兵们一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节日。
她关心每位战士的成长。听说一位松拜的战士进入军校后不太适应,一度产生退学念头。朱立凤不顾腿部受伤,在病房里连夜赶写了一封长达9页的书信去劝慰他,在“兵妈妈”的关爱开导下,“兵儿子”终于圆满完成了学业。
2006年前后,朱立凤的事业遇到了困难,她想尽一切办法筹措资金,结清员工的工资后,手里只剩下1.68万元。本来用这笔钱可以好好安排一下自己的生活。可是她却全数汇到了连队,送去了一份“兵妈妈”的心意。
为能更多地关心“兵儿子”的学习和成长,2017年,朱立凤将自己的三层住宅自费改建成了“咱们的兵站”,为探亲、休假,出差的“兵儿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兵站建成后,“兵妈妈”热情迎接着一批又一批现役和退役“兵儿子”,兵站也成为举办社区军民联谊和道德讲堂等公益活动的场所。很多战士退伍后就业创业,常常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朱立凤不仅尽己所能给予帮助,还发动企业家朋友一起帮助退役军人拓展就业创业渠道。从1997年至今,有近20名退役士兵到常州市参加工作。
“我的年纪大了,以后去新疆可能没那么利索,但是我的拥军情怀不会打折扣。”朱立凤说,会尽自己余生最大的所能去关爱、慰问“兵儿子”,为爱国拥军奉献终身。
(记者 朱雅萍 本报通讯员 文明 红梅轩)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6
2024-12-16
2024-12-16
2024-12-16
2024-12-16
2024-12-16
2024-12-16
202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