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里的二手书店 正等待下一个“遇见” 杭州闹市处藏着的这家文艺小店要搬了

2025-02-14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傍晚,狮虎桥路上的风雨书店里进进出出的顾客络绎不绝。“我在小红书上看到这里有复古海报卖,所以专程来买。”一位年轻女子说。她的精酿酒吧即将开业,专程来风雨书店淘些设计师海报和明信片回去做软装布置。“太好看了!”几位学生一边挑选着店里的漫画冰箱贴一边赞叹着。

这家小小的网红二手书店已经在狮虎桥路上开了7年。不足40平方米的面积分为了上下两层,书架上摆满了中外经典二手书籍,还有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动漫周边、插画师作品、冰箱贴、明信片,甚至还有充满怀旧感的黑胶唱片、音乐磁带、CD和老相机。尽管空间不大,但每一处布置都精致用心,吸引着无数文艺青年流连忘返。

时光的驿站 这里寄存着书友们的“真心话”

风雨书店的创始人刘让,在7年前离开互联网行业,带着2000余本私人藏书,在狮虎桥路的一间小门面开出了这家风雨书店。书店名出自宫泽贤治笔下的诗句:“不畏雨,不畏风,也不畏冬雪和酷暑……”

“我是个怀旧的人,还有点收藏癖,家里的旧书、旧杂货都不会丢掉。”正是凭借着这份执念,刘让开始做起了二手物品这门生意。同时,刘让也敏锐地嗅到了都市人“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痛点——大量书籍在阅读后沦为尘封的摆设,而旧书流通恰恰能让文字价值在流转中实现价值最大化。

因为痴迷老物件,刘让将怀旧融入了书店的每处肌理:老式收音机黄铜旋钮上经年累月的包浆、停在千禧年最后一秒的欧米茄台钟、从杂志上剪下来的上世纪港星海报……这些“老古董”多半来自书友们的捐赠。有人背着半人高的旧书推开店门,临走时却指着书架上的煤油灯问卖不卖。“这些不是摆设,是寄存的时光。”刘让擦拭着某位老教授捐赠的尼康F3胶片相机,镀铬机身还带着穿越三大洲的划痕。

7年时间,狮虎桥路从一条默默无闻的小巷蜕变成了杭州有名的“古着一条街”,风雨书店从狮虎桥路南面搬到了北面,店面从20平方米扩大到了40平方米,书增加到了五六千册,书店蓝底白字的招牌也成为杭州人淘书寻旧的“灯塔”。店里,常能看到穿着古着的青年和银发老者并肩翻书,新老杭州在这里奇妙共振。

书店角落里还有个留言区,五六本厚厚的留言本里,是7年来书友们留下的“真心话”。“所有的留言本我们都保留着,还有书友专程来找当年的‘留言’还愿呢!”店员小马说。

每一本书都在等待重新出发的下一站

令人没想到的是,2月7日,风雨书店在社交媒体上忽然宣布,因租约到期,将于2025年4月正式闭店。消息一出,无数书友在评论区写下“不舍”,有人晒出泛黄的书页与书店合影,有人回忆在这里偶遇的惊喜与温情,更多的是真挚的祝福,期待与这家二手书店再一次于“风雨”中碰面。

这两天还有不少老朋友匆匆赶来,只为赶在闭店前与它做最后一次道别。书友“江天烟雨”静静地站在书店的一角,目光落在那张泰勒·斯威夫特的专辑海报上。还记得第一次和女朋友踏进风雨书店时,店里正在播放“霉霉”的《Love Story》,那是他俩最喜欢的歌曲。之后,每个月来风雨书店约会成了他俩心照不宣的默契。那些在书店里听同一首歌、分享同一本书的午后,也成为了学生时代爱情最美好的注脚。

看着网友们密密麻麻的留言,刘让心里很感动。闭店这个决定,其实他也考虑了许久。“7年来,我结识了数不清的顾客,大家于我而言,就像失散多年后重逢的挚友。”尽管风雨书店尝试通过售卖文创产品、黑胶唱片等副业来缓解经营压力,可租金与运营成本依旧沉重。

不过,也有好消息。刘让表示,他会积极寻找新的店址,风雨书店一定会以全新的面貌回归,“古籍专区”“黑胶专区”“漫画角”这些深受顾客喜爱的区域,大概率也会保留。新店也会延续狮虎桥路店的风格,小而温馨。“虽然店面是新的,但是怀旧味道不会少,到时候欢迎大家前来看书做客,与风雨书店再续前缘。”刘让说。

“不畏风雨,努力前行。”这句写在闭店通知末尾的话语,不只是一句告别,更是对下一个7年的期许。旧书总会寻得新主人,而风雨书店的故事,永远写在下一页。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