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推出网约拼车、专车等个性化服务 无锡无人小巴如何驶向未来?

2024-05-24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受访者供图

  近日,道路上往来穿梭的无人小巴换上了“新皮肤”。“绿色的无人小巴是网约专车,黄色的则是网约拼车。”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网约模式上线,无人小巴现在也能手机预约、“随叫随到”,真正实现乘客“想去哪里点哪里”。

  上线一年,无人小巴跑得如何?又遇到哪些新问题?未来将有哪些新变化?日前,记者走进无人小巴运营总部——无锡市车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探寻无人小巴的“未来之路”。

  “赛博”小巴“驶进”日常

  “微信扫码预约,免费搭乘,真方便。”家住周新苑的小顾,对搭乘无人小巴的流程已颇为熟稔。早上8点半来到周新苑地铁站的她,没过几分钟,便等来一辆仅为常见公交车一半大小的无人小巴。

  变道、刹车、礼让行人,始终与前后车辆保持安全距离……乍一看,这辆“赛博”小巴,除了外表富有科技感外并无特别,但细细一看就会发现,车上没有驾驶位和方向盘,也没有油门、刹车,只有一名安全员负责车辆行驶安全和日常维护。

  车城智联相关负责人说,去年3月,50辆无人小巴在经开区投运,固定路线运营、定制班次服务、临时专线接驳等多场景应用打造了随需而行的区域微循环接驳系统,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成为周边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最新“成绩单”新鲜出炉:截至目前,无人小巴自动驾驶行驶里程超500万公里,运营接驳人数超10万人次。

  如今,为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无人小巴在原有10条固定线路基础上,创新推出网约拼车、专车等个性化服务,开设了近70个网约站点,预计今年上半年还会在无锡经开区上线200个网约站点。

  “眼睛”成了最大绊脚石?

  “为何路上的小巴,经常会空驶?”

  “上座率不高,仅达50%。”面对记者的提问,车城智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民对无人驾驶的新鲜感逐渐褪去,“未来之路”究竟该如何走,也成为无人小巴亟需破局的难题。

  而破局的一个关键点竟然在“眼睛”上。原来,遍布小巴全车的激光雷达和摄像头就是车辆的“眼睛”,它们不仅能360度观察周边人流车流,还能提前至少50米识别前方路况,实时调整运行轨迹和车速。

  “目前,无人小巴使用的是国内领先的激光雷达套件,一套就得近25万元,全车需要配备4套,导致无人车的成本居高不下。”业内人士解释,业内走的基本是激光雷达的路线,激光雷达有一个优点是安全系数比较高,在城市里面识别标识的准确率能达到95%。

  虽然得益于整个智能汽车行业的发展,传感器的价格渐趋下降,但对车企来说仍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随着华为、百度等互联网头部企业纷纷入局,智驾赛道竞争越发激烈,智能驾驶领域技术路线、法律规范持续迭代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无一不考验着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未来,无人驾驶究竟走多传感器融合的技术路线,还是转向纯视觉路线?目前仍是个未知数。

  运营模式亦需同步上新

  除了技术研发更新迭代之外,运营模式也需同步上新。

  “这几年我们考虑最多的,还是常态化运营的问题。”在车城智联董事长华贤平看来,自动驾驶技术经过十余年发展已相对成熟,但大规模商业化运营和持续安全保证仍是挑战。

  “随需化、网约化,与轨道交通更好融合,是无人小巴未来发展趋势。”工作人员透露,无人小巴网约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运营规模还比较小,想要达到更高的运载率,就需要持续提升时空覆盖。

  “乘客的核心诉求,就是能快速打到车,并安全抵达目的地。而这需要大量磨合,不仅要让算法‘听话’,更要让操作者‘好用’。”相关负责人展示了这样几个数字:随着无人小巴“专bus”和“拼bus”两项新运营服务的上线,人车协同式拼车算法比现有拼车算法营收提升近16%,延误减少近30%;无人小巴网约模式比传统定线公交平均每个班次乘坐人数提升60%,等待时间缩短近19%,线路覆盖面积更广。

  “随着无人小巴7×24小时全天候、全域、全场景覆盖的优势进一步显现,上座率会越来越高。”该负责人透露,纯无人运营的夜间观光线路将在6月上线,车上还会配备娱乐功能,进一步丰富市民出行体验。(记者 徐兢辉、陈霏)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