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指数首次进入全省第一档次 富阳依托高能级科创平台推动产业发展向“新”求“质”

2025-02-07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在杭州富春湾新城的一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内,摆放着一排如同“炼丹炉”的设备,炉中央的坩埚里,氧化镓粉末正在1800℃的高温下逐渐熔化。8小时后,这些粉末可以“生长”成氧化镓晶体。“这些单晶材料是新一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基石,我们已获得国际专利授权12项、国内专利授权37项。”杭州富加镓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齐红基说。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业内公认的成功率是10%。而由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与富阳区政府合作共建的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把“让科技成果转化没那么难”这条标语挂在了展厅最醒目的位置。自2019年成立以来,杭州光机所面向全球引入60余个光电硬科技项目,孵化了包括富加镓业在内的科创企业50余家、总估值超250亿元,其中13家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被认定为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功率远远超过10%。

这10%的“铁律”是如何打破的?5年多来,杭州光机所通过搭建一个平台,助力光电技术协同创新,并通过探索构建出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算法(科创生态)+数据(科技成果)+算力(基地)”科创孵化模式,让科学家创业“少撞南墙”。最终,以强大的磁场,磁吸光电产业创新资源要素,助力富阳从无到有形成一条光电产业链,用“一束光”激活新质生产力。

这是富阳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富阳围绕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概念验证先行地、创新创业首选地,通过与多所高校合作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强头部创新能力,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加快培育“4+5”现代化产业体系(聚力发展光电激光、集成电路、智能汽车核心零部件、生物医药四大新兴产业链,培育发展现代能源、机器人、人工智能、新电商、运动休闲五大新赛道),打造“浙江光谷”“富春芯城”“东方丹谷”“智车零廊”“潮起富春”5个产业地标。

西湖大学光电研究院是富阳区政府与西湖大学合作共建的又一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自2022年12月注册成立以来,研究院组建10个项目团队、18个课题组,提交申请发明专利10项、应用专利1项,完成各类纵向科研项目申报11项,与浙江赛弘众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杭州市首个芯片设计与验证中心,与西湖大学联合重组共建全省3D微纳加工和表征研究重点实验室。

2024年底,位于银湖科技城的浙工大国际创新中心新大楼也正式启用。工创中心由富阳区政府与浙江工业大学共建,是继共建浙工大银湖创新创业研究院之后校地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工创中心将重点聚焦量子传感材料、超高灵敏传感器、特种智能装备等前沿科技方向,由来自浙工大的40余位国家级、省部级人才领衔,及百余位硕博以上的科研人才组成的科研团队全力攻坚,完成全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同时依托浙江工业大学的创新要素资源,努力创建国家级产学研平台。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去年,富阳省级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科技创新指数首次进入全省第一档次,全国科技创新排名百强区第25位。富阳光通信设备制造产业集群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10家省隐形冠军企业、232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组成产业矩阵,正成为杭州乃至浙江新的增长极。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