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科院聚焦“四力”跑出科技兴农加速度

2025-01-15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科技强农践初心 担当奋进攀高峰

杭州日报讯 钱塘江畔,新质生产力的东风拂遍田畴沃野,焕发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农业领域的具体部署,也是首次对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作出明确要求。

科技创新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近年来,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共富所向、企业所需和群众所盼为出发点,深耕主责主业,广泛凝聚科技兴农力量,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全面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不断照亮杭州乡村未来。

保护与创新并重

夯实核心竞争力

市农科院水产所内,100亩的国家级三角鲂原种场“不动声色”“干大事”——年产三角鲂苗种5000万尾、每年推广养殖2万余亩、让钱塘江“土著”鱼的鲜味“游”向全国百姓餐桌……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原种场至今还保存着20多年前野生三角鲂的活亲本。

如果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那么种质资源则是“芯片的芯片”,是农业育种创新的源头活水。三年来,市农科院持续提升三角鲂国家级原种场、茶树和食用菌省良繁中心等核心种质资源保存基地的保存条件,加快推进草莓、果树、兰花、中药材等种质资源圃建设,已建成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圃1个、市级地方种质资源圃12个。同时,应用分子标记、诱变技术、传统杂交选育等手段,加快茄果类蔬菜、玉米、番薯等作物种质创新,实现种源自主可控。

源头有了,如何让水更活、“芯”更强?立足水产、茶叶、食用菌3个国家级综合试验站,市农科院突出区域性、个性化、高品质,不断拓展优质新品种选育工作,3年来自主育成“粉玉1号”草莓、“杭黄2016”桑黄、“杭杂503”番茄等获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授权或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新优品种27个,好吃、好种、好卖,先后30个次列入省市农业主导品种;授权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软著65项。其中,“粉玉”系列草莓在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达12.95万亩,实现收益39.99亿元,多次获全国精品草莓擂台大赛金奖。最近,又一个草莓新优品种“脆玉”在浙江、云南等地“甜美”亮相,以脆、香、甜等特点赢得了市场一波好评。

由“一颗种子”催生的高质量发展故事还在持续上演——一代又一代农科人接续奋斗,“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在种业振兴的“赛道”上不断“跑”出新速度。

科研与产业融合

激活源头创新力

让好品种变成好产业,才能更好服务市场、服务人民。

为了答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这道“关键题”,市农科院紧紧握住科研与产业之“手”,瞄准产业需求,以实施市科技重大项目为契机,加快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挖掘中药材关键功能因子,开发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清热解毒等功效的功能性产品,培育三叶青、黄精、铁皮石斛等特色药食兼用中药材发展新动能,为发展林下经济、延长产业链提供技术储备。

借鉴白茶加工工艺开发杭州白茶,形成杭州白茶加工质量管控规程,进一步丰富茶产品类型,加大夏秋茶资源利用,提升茶园亩均效益。

以占地333亩的之江基地为重点,应用物联网等技术,构建种业创新、数据采集、科技服务信息化等一体管理平台,为农业发展插上“数智翅膀”,2023年底被认定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与浙江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展茄果类蔬菜数智育种技术研究;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等单位合作,研发集成数字化精准管理、多层设施栽培的未来果园模式……

3年来,市农科院累计实施省部级科研项目29个、省产业团队和重大协同推广等项目51个,获省科技进步奖等奖项13项(次),实现成果转化11个,论文、发明专利数量多年稳居全省地市级农科院首位。

推广与示范并举

提升三农服务力

桐庐县莪山乡塘联村的百亩大樱桃“甜”进了果农们的“心坎”里。在市农科院果树团队科技特派员的精心指导下,该村引进的多年没有结果的樱桃树“终于红了”,平均亩产值达3万元,成为当地的“致富果”。

让农业增效有“路”、农民增收有“方”,是农科人的初心和使命。通过主动对接乡村农技需求,3年来,市农科院持续选派31位个人、6个团队科技特派员,奔赴全市各地乡村开展点对点科技帮扶,共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37个、示范面积6525亩次,推广新品种262个、新技术53项,辐射带动面积48000亩。

临安区联盟村的千米高山上,三叶青、黄精、覆盆子等各类中药材长势喜人,这里是市农科院中药材团队的其中一个三叶青林下种植示范基地。通过优质种源引进、不同海拔下不同栽培模式的探索,市农科院积极推出适宜杭州本土种植的道地中药材新品种,为远在深山的乡村开出林下经济致富新“良方”。

技术集成示范赋能农业高质高效。围绕杭州农业主导产业需求,市农科院研究集成了秀珍菇轻简优质高效栽培、新建茶园生态建设与快速成园、“稻-红螯螯虾”综合种养、林下经济作物高效生态种养等省市主推技术23项,建立科技示范应用基地95个,并依托11个市产业首席专家工作室“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开展常态化综合性、团队式科技下乡280余次,培训经营主体3600个次以上。

一个个上山下乡、步履不停的科技特派员,一方方从荒芜到活力、变“绿”生“金”的科技示范基地,成为市农科院打通科技兴农“最后一公里”的生动写照。

开放与合作共赢

拓展对外辐射力

院地合作,精准服务,蹚出强村富民新路子。

聚焦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市农科院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乘法效应,强化院地协同战略合作,助力山区四县协调发展——在淳安县威坪镇引入斐济果项目,开展斐济果高效栽培技术指导,示范面积3000亩,并推动项目与种植文化旅游园、精品民宿、斐济果深加工等深度融合,全方位带动村民增收;在建德大慈岩镇引入高品质水果莲,发展莲渔共养、莲田时空综合利用、莲子工坊技术等,实现莲产业从种源到末端的全产业链、全时值利用……此外,在钱塘区示范的草莓、蔬菜等新优品种和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在临安区示范的红螯螯虾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在桐庐县推广的特色水果优质种植技术等,也都陆续开出了助推区域产业发展的“共富之花”。

深情结对,携手共赢,激活高质量发展“满盘棋”。

市农科院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市委相关工作部署,与宿州市农科院合作推进蔬菜、玉米等品种选育、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深化东西部对口支援工作。根据甘孜州资源条件和产业特色,市农科院在乡城县、稻城县示范推广本院茶叶、草莓、食用菌等新品种,建立高山甜樱桃示范园,并开展藏香猪繁育和生态养殖技术示范,指导相关产品开发推广。参加市东西部协作科技创新交流活动,为高原农业发展送技术、送服务、送农资,全力推动当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惟实励新行致远,奋楫笃行逐浪高。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也是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开局之年。市农科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全力落实我市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相关措施,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进农民家,把共富融入桑梓里,奋力谱写农业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