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幼儿园一样,找到了归属感”?这个家门口的“日托班”,专收“老小孩”

2024-08-28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早上送来,下午接走,像托幼一样托老,这种养老模式你会尝试吗?

最近,上城区南星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推出的“日托班”服务引起许多关注。这个3000多平方米的空间已经成为辖区老年人的“宝藏”好去处。

早上8点半,南星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准时开门,志愿者陈水琴站在门口迎接前来的“老小孩”们。不一会儿,老人们三三两两结伴到达,准备开启新一天的趣味活动。

进门后,只见老人们井然有序地排着队,等待进行健康晨检。工作人员面带微笑,逐一为每位老人测量血压、体温。“每天都这么测一测,放心!”81岁的徐奶奶笑着说,她以前是幼儿园老师,每天在学校等待小朋友们,如今自己也像小朋友一样,在家门口的“日托班”找到了归属感。“每天早上来,下午回家,和姐妹们一起聊天、做手工,感觉生活充实又有趣。而且这里离家也近,子女们也放心。”徐奶奶赞不绝口。

晨检过后,大家开始了手工活动——DIY团扇制作,每人一份制作包整齐摆在面前。三位志愿者分工明确,进行一对一轮流指导。

“看我做的这个团扇好不好看?”90岁的赵奶奶骄傲地举着刚完成的作品,得到夸奖后,她哈哈大笑,拉着志愿者和姐妹们合照留念。因为房屋搬迁,赵奶奶本来要搬到临平,但她实在舍不得四五十年的老邻居,于是选择回馒头山社区租房子,继续在这里生活。如今,她每天早上6点多从家里出发,先去公园里散会儿步,再到服务中心,开开心心地待上一整天。

陈水琴介绍,来日托中心的都是住在附近的老人,目前中心签约老人共有30位左右,其中有10多位患有不同程度认知症的老人和1位残疾老人,平均年龄86岁,最年长者97岁。这些老人以往居家,遇到突发情况很难被第一时间发现。“日托班”开业后,老人们聚在一起不仅热闹,午饭也不用操心,可以说省去了老人及家人们的后顾之忧。

“中心所在的馒头山社区有6500余名居民,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空巢老人,失能失智者有180余人,老龄化程度较高。”南星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长黄兴宏介绍,由于许多年轻人工作繁忙,无法全天候照顾家中的父母;其次,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需要有专业的人员来照顾和关爱,所以日托服务应运而生。

这样的“日托班”怎么收费呢?“日常活动免费。午饭只需12元钱,针对有更高需求的老人,中心还提供‘菜单式’上门服务,包括康复护理、托养、心理疏导等,老人们可以按需下单,费用则可以使用市民卡中的重阳分进行抵扣。”黄兴宏说道。

为让老人们度过一个高质量的幸福晚年,上城区目前已建成21家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72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了养老服务设施全域覆盖。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