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世纪公园的草坪上,一方小小的舞台搭建而起,在“‘街头旋律’文艺点亮计划”几个大字背景下,街头艺术家们轮番唱起一首首动听的歌曲,营造七夕的浪漫氛围。台下听众越聚越多,不少人干脆坐在草坪上,随着音乐旋律轻轻摇摆。随着一对情侣举行求婚仪式,歌手应景地送上一首《今天你要嫁给我》, 让这一幕更加甜蜜。七夕前一天,萧山区正式启动“街头旋律”文艺点亮计划,首批61名获得认证的萧山街头艺术家入驻,每周五至周日晚上7点到9点,在钱江世纪公园、加州阳光开元广场、万象汇、宝龙广场、杭州南站、湘湖雅韵公园等6处场所,进行演唱、乐器演奏等公益演出。这几天,这些演出已成为一片新风景。
“街头旋律”因何而响?“街头旋律”,落脚点在街头。“这项计划旨在通过建立一套街头艺术家体系,推动在城市广场、大型公园和景区景点等区域常态化开展街头文化艺术表演活动,活跃街头文化氛围,培养一批街头文化艺术能人,培育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街头文化艺术品牌,打造一批有温度的街头特色人文艺术景观。”萧山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8月初,经招募选拔后,参与报名的61位音乐达人脱颖而出,进入萧山“街头艺术家库”,入驻“街头旋律”文艺点亮计划。他们中既有音乐行业从业人员,也有热爱音乐的普通上班族,以及浙江音乐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的学子们,不少人还带着自己的原创歌曲作品而来。“因为热爱,就不会去计较回报。” 在萧山一家音乐企业从事音乐制作的刘伟晨是其中一位,对于演出的公益性质,他表示了自已的想法。他在大学时代就组建了原创乐队,来萧后加入由音乐爱好者自发组织的“不专业乐队联盟”,以前就经常在钱江世纪公园露营唱歌。这次加入“街头旋律”文艺点亮计划,他非常开心,连续两晚打头阵参与演出。由于观众反响热烈,呈现越晚人越多的态势,连续两晚,钱江世纪公园的演出结束时间从21点推迟到22点。“百姓对演艺是很渴求的,这项计划大大地补充了百姓的业余生活。”承办该计划的中国数字音乐基地运营负责人马智勇表示,参照国外街头演出的标准,萧山筛选街头艺术家的要求比较高,这样才能改变常见的街头演出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而建立“街头艺术家库”,也便于常态化管理。“‘高手在民间’,我们在筛选时就发现了几位达到大舞台演出水平的歌手。希望从这首批61位街头艺术家中,诞生出明星,打响萧山‘街头旋律’品牌。”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