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条河坊街?杭州城西这条两千年历史的老街要“刷版本”了

2024-08-09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橙柿互动消息 在很多杭州人的印象里,城西一带,尤其是未来科技城,是杭州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片新城区,满是林立的高楼和宽阔的大道。

其实,在城西一带,也藏着一些老街区,这些街区曾经是静谧又繁盛的水乡古镇,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被人淡忘,甚至变得鲜为人知。

老余杭的通济街一带,就是这样一片老街区。这里是过去余杭县城的核心地带,商贸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几年前这里开始进行动迁改造,老居民陆续迁出,大家对这里的记忆开始变得模糊,一些居住在城西的新杭州人,甚至完全不知道这片老街的存在。

好在,通济街历史风貌区已于今年被纳入了杭州市第一批历史风貌区保护名录,最新的保护规划草案于近日开始对外公示,这让老街有了新生的希望。

老余杭人习惯称“直噶”“度噶”

见证着过去的繁盛与辉煌

通济街历史风貌区就在老余杭的中心地带,紧挨着南苕溪,也就是南苕溪和余杭塘河之间的一片区域,有两条主街,一条是东西走向的直街,老余杭人称为“直噶”,另一条就是南北走向的通济街,不过老余杭人更喜欢称为“度噶”,也就是大街的意思。

2018年,在通济街一带进行改造动迁之前,我们曾去探访过这片老街。直街横贯了老余杭的核心区域,起于老余杭历史上的东门,止于观音弄口,虽然名叫直街,却不是那么笔直,弯弯曲曲的路旁,满是白墙黑瓦的旧式民居。通济街和直街十字相交,比直街更宽一些,有两个车道,路两侧是浓密的树荫,树荫后是老旧的砖瓦小楼。

当时,在通济街和直街上,可以看到很多旧式招牌,写着“余杭县农工商公司苕溪商店”“余杭市余杭印刷制盒厂”“余杭建筑商店”,这些招牌如今看来记录了历史,讲述着通济街一带以及老余杭过去的繁盛与辉煌。

在通济街的北端,甚至还有一块老公交站牌,虽然锈迹斑斑,但可以看见上面的线路号的站名。这是原来老余杭公交1路的站牌,早在二十多年前,这里就开通了镇内公交线路,可见通济街还有着交通枢纽的作用。

有着延续两千余年的商贸文化

是余杭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样本

2018年后,通济街、直街上的老居民陆续迁出,一些破旧的建筑被拆除,但历史悠久的老建筑被留了下来,老街等待着新生。

在保护规划草案中,提出通济街历史风貌区有三大特色,一大特色是建筑风貌真实多样,是余杭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样本,这里的宅院建筑体现了“外敛内秀”的建筑风貌,商业建筑则体现了类型多样,布局灵活的建筑风貌。

目前,老街一带现存的集中连片、风貌真实、类型多样的传统民居,对研究余杭地区传统合院住宅与传统商业建筑的结构、功能、布局和风格等具有较高的历史与科学价值。

据南宋《咸淳临安志》记载,通济街一带的商贸历史起源于汉代,延续了两千余年,这里水运与陆路并行,山客与水客交汇,从而成为一个商贸兴旺、商贾汇聚、百工云集、山货集散的商埠重地,是杭嘉湖平原与浙西北山区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因此这里的另一大价值特色就是两千余年的商贸文化传承地。

此外,还有一大价值特色就是这里集聚了众多民俗文化、治水文化、中医文化及宗姓文化等,承载着老余杭人的世代乡愁记忆。

值得一提的是,乡愁记忆还体现在饮食上,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老余杭的面。在老街一带还留有多家老式面馆,深受老余杭居民的喜爱,这些老面馆也是历史文化遗存的一部分,寄托着一代代老余杭人的成长回忆。

应维持现状建筑高度不变

多处民居拟推荐为不可移动文物

保护规划草案将整个老街区划为历史风貌区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

核心保护范围大多围绕着不可移动文物,在这一范围内应维持现状建筑高度不变,除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新建建筑的建筑层数不超过2层,建筑檐口高度不应高于6米,建筑屋脊高度不应高于9米,建筑屋脊高度不应高于周边现存建筑的屋脊高度,且应符合余杭地区传统建筑屋顶坡度的一般规律。

目前,在街区内已公布有各级别不可移动文物共31处,包括通济桥、香泉井、庙井、运盐司井、叶熙春故居、复号当店仓库旧址等。本次规划新增拟推荐观音弄14号王德根宅、工人弄8-9号民居等不可移动文物10处以及大夫第古井、刘仙阁18号民居等传统风貌建筑48处。

对于街区内的街巷,将采用分级保护,一级街巷是风貌区的重要骨架性街巷,包括通济街、直街、木香弄等,二级街巷为拥有史料可证实的连通性街巷,包括杨家弄孙家弄、孙家道地等,三级街巷为下一步需要与地下遗址保护展示相结合的其它历史街巷,包括白家弄、弯弄、张家弄等。

展示利用方面,包括四大展示利用分区和三条展示线路。

四大展示利用分区为重要遗址展示区、传统街巷特色文化体验区、崇贤尚礼传统商业生活区、城湖联动游客综合服务区。重要遗址展示区位于通济街西侧,不仅有宋代税务遗址展示,还规划有余杭古城博物馆。传统街巷特色文化体验区主要分布在通济街东侧和直街两侧,有叶熙春故居等。

三条展示线路为环古城研学游赏线、历史街巷寻访游赏线、双运河休闲游赏线。

规划将公示至9月4日,有意见建议的市民,可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