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南开吴越文化研究论坛 带来哪些新考证新观点?

2024-08-07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杭州在北宋时即被誉为“地上天宫” 

苏州园林城市底色要感谢钱元璙父子

8月3日,“首届南开吴越文化研究论坛”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举办。

本届论坛共收到全国各高校青年学者投稿70余篇,经论坛组委会匿名评审,最终确定入选论文18篇。

这些论文带来了许多新考证新观点,也让我们从不同维度对吴越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

吴越国时期的杭州有多繁荣? 北宋时即被誉为“地上天宫”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吉军

五代时期,北方兵连祸结,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吴越国实行“保境安民”的政策,不仅使人民免受战争之苦,而且经济发达,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当时的杭州有多富庶?苏轼说:“吴越地方千里,带甲十万,铸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于天下。”以至杭州在北宋时即被誉为“地上天宫”,到南宋时更是出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俗谚。

丝贵如金,丝绸生产侧面反映了城市的繁荣。据史料记载,当时杭州城中仅锦工就有200余人,且已经能生产技术含量极高的锦了。不仅种类繁多,而且产量惊人。有数字可查的,其中一次钱俶就上贡给宋太祖“绫罗锦绮二十八万余匹,色绢七十九万七千余匹”。到978年,即纳土归宋前两个月,钱俶还进贡“白金五万两,钱万万,绢十万匹,绫两万匹,锦十万屯(六两为一屯)”。

吴越国造船业同样发达,当时钱塘江边,舟楫辐辏,望之不见首尾。在北宋开国至钱俶纳土归宋的短短19年里,吴越国向宋王朝进献银装花舫、画舫、龙舟计二百艘。

此外在科技方面,吴越国当时也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1965年在杭州玉皇山下吴越国钱元瓘墓中发现了一块石刻星图,盖于墓顶之上。

这块星图以北极为中心,画有三个同心圈,分别代表北极常显圈、赤道和南极恒隐圈。所刻星象位置逼真准确,并刻有基本坐标线,这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石刻星象图。

吴越国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钱镠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双国号的国王

浙江省博物馆文博馆员、吴越国历史文化研究展示中心副主任魏祝挺

吴越国的名称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怎么来的呢?

唐末时期,身兼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的钱镠,以杭州为中心占据了两浙(浙江东道、浙江西道)大部分地区。

当时,一般称浙江西道为“吴地”,称浙江东道为“越地”,由于实际掌控了两浙、两镇的疆土,才有了后来吴越国的得名。

在唐朝时,钱镠曾经当过越王,后来又当了吴王,但是从来没有封他过双封两国的国王。但在五代后梁皇帝朱温代唐称帝后,为了拉拢钱镠,朱温就封给钱镠一个中国古代史上前无古人的封号,即双封两国的吴越王。后唐灭后梁后,也册封钱镠为吴越王。敕书中还将钱镠比作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双封两国”的钱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双国号的国王。这是钱镠的荣耀,也是吴越国的荣耀。不过,不论是“吴越双封”,还是“双封两国”,均是并列的两国国号。从这个意义上说,吴越王应写作“吴、越王”。

钱俶造了多少座阿育王塔? 为何有两座发现于河南邓州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吴天跃

据史料记载,吴越国末代国王钱俶,天性敬佛,非常羡慕古印度阿育王造塔之事,用金铜精钢造八万四千塔。

事实真的如此吗?据吴天跃考证,钱俶总共造了三次阿育王塔。

第一次铸造于955年,均为铜制塔,以铜为材,表面鎏金。就数量而言,铜制塔是钱俶所造所有材质中最多最集中的,目前世界各地考古发现以及传世收藏的共计37座,遍布中、日、韩。以1957年金华万佛塔地宫一次性出土最多,共计11座。

第二次铸造于965年,均为铁质塔,从数量上说,目前考古发现及传世共有13座,均在中国境内,以吴越故地发现最多。值得一提的是,1988在河南邓州福胜寺地宫(建于北宋)中发现了两座铁质阿育王塔。据史料记载,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春,钱俶徒封邓王,同年八月死于任上。河南邓州发现的阿育王塔,很可能是钱俶任邓王时舍入福胜寺的。

铸造最为费时的是银阿育王塔,均在杭州雷峰塔遗址出土。据《雷峰塔遗址》考古报告,雷峰塔共出土3座阿育王塔,其中1座为铜制,另外2座为银鎏金,分别出土于天宫、地宫,形制、装饰题材、质地均相同,塔身方形,通高36厘米。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