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 李前芳二季度,是经济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期和黄金期。近日,余杭区晒出2024年上半年经济成绩,经济总量蝉联“浙江第一”: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5.5亿元,总量稳居全省第一,占杭州市的15.94%;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6.7%,增速全市第一。整体来看,余杭区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呈现“高开稳走、优势彰显、总体向好”的特点,实现“半年红”。自2023年一季度以来,余杭区的经济总量已经连续在每个季度居“浙江第一”。季季考第一,余杭区是怎么答题的?
第1题 如何扬长补短?城市之间的竞逐,要扬长补短,才能领跑。连续守擂“浙江第一”,余杭区当然不是一位偏科的学生。上半年,余杭区的几个主要经济指标都“稳中有进”: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均位列全省第一。至此,余杭区GDP总量、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全部重回“浙江第一”。这份成果来之不易,凝聚着3年多来,余杭区上下党员干部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智慧和汗水。同时,余杭区也坚定信心,保持清醒。清醒之处,便是“扬长补短”。服务业稳,则经济大盘稳,放眼世界国际化一流大都市,无不是服务业发达的城市。而服务业,正是余杭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产业”,也是余杭区答得最“稳”的一道题。上半年,余杭区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全省第一。预计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总量保持全省第一。3.5秒能做什么?交给未来工厂试点企业钱江制冷,能生产出一台压缩机。截至目前,余杭区共有省未来工厂企业1家、省未来工厂试点企业1家、省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6家。小小的无人机能做什么?迅蚁科技的答卷上写着“能送咖啡,还能运医疗急救物资”。余杭区正崛起一个“中国飞谷”,抢占万亿级低空经济市场。阿里巴巴全球总部扎根余杭区20多年,引领数字经济强劲发展,字节跳动华东中心、快手浙江总部、中电海康总部、vivo全球AI研发中心等一大批“塔尖”企业形成的“虹吸效应”,不断吸引着技术、人才、金融等资源聚集。数字经济,是余杭区的“长处”。余杭区要“扬长”,就要不断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也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相较于服务业,余杭区的工业经济还有完善空间。余杭区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稳步实施工业用地有机更新和传统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推进“腾笼换鸟”“工业上楼”,加快打造主导产业集聚、链群生态。上半年,余杭区的工业经济已经加速恢复,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4.5%。浙江新型算力中心首期千卡集群被点亮。上半年,余杭区还新增了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0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8家,数量均列全省第一。这些,都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