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苏州古城文蕴醇厚、文脉绵长,其建城历史悠久,文化名人辈出,物质和非物质遗产极其丰富。2023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苏州古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并留下了“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的殷殷嘱托。市资源规划局会同姑苏区政府积极探索实践,针对不同对象、各类场景和特色需求,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创新规划管理和用地路径供给,促进了苏州古城的保护利用工作。通过深入参与打造“策划—规划—用地—运维”实施全链条,让沉睡的街巷和老宅焕发新生机,精心绣好古今交融、历久弥新的繁华“双面绣”。
“5年过渡期”渡来老厂房涅槃重生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唐伯虎一首《桃花庵歌》,赋予了桃花坞无尽的诗意与遐想。而在今年9月,“桃花坞里”文商旅融合街区的正式开园,标志着苏州在古城保护利用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项目由原新光丝织厂老厂房改造而成,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项目秉承“续、多、新”的发展理念,以“唐寅”文化为魂,以数字化经济为主体,结合文旅元素,规划酒店、宴会厅、剧场等具有桃花坞特色的多功能场景,构建了一个“可观、可居、可游、可学”的苏式典范园区。项目投入运营后,不仅激活了桃花坞大街交通主线,更串联北寺塔、唐寅故居遗址等文化景点,打造出一条独具苏式特色的片区文化旅游线路。作为桃花坞特色文化IP,这里不仅有国潮市集的市井繁华,也有时尚古韵兼具的打卡场景,更有传统韵味浓厚的文化体验。
时间拉回到5年前,姑苏区范围内,类似新光丝织厂的存量老厂房不在少数,这些厂房沉淀着古城的文化和记忆,见证着古城人文和风貌的变迁,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这些老旧厂房产证用途多为工业,与古城发展定位不符,在保护好这些存量建筑的基础上,如何合规导入新兴产业业态,如何解决消防审查所面临的经营业态和产证用途不一致的制约,成为古城发展亟需突破解决的问题。
2020年,市资源规划局针对存量建筑活化利用中的堵点和难点问题,报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存量建筑盘活利用 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益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以国家和省有关政策为基础,针对存量建筑临时改变使用功能的情形,明确了建立会办机制的思路,打通了从产业认定到规划审批,再到经营许可的操作路径,解决了过渡期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坚持引导和管控两手抓,建立正负面清单,规范存量建筑临时改变功能行为,使有限的存量资源真正用于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和提升公共配套服务。姑苏区随即出台了具体实施导则,进一步细化操作路径,建立了资规、文旅、住建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推动了新光丝织厂等27.4万平方米存量建筑焕发新的活力。
在政策引领下,“桃花坞里”项目引进社会资本力量,由德必集团与苏州名城保护集团携手打造,汇聚时尚潮玩、特色餐饮、精品酒店、文创衍生、汉服摄影等多元业态,实现了历史建筑保护、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生活环境提升的有机结合。
“小单元、渐进式”改出老街坊焕新活力
走进苏州古城32号街坊,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每一处建筑都诉说着自己的悠久故事。这里位于古城核心地带,街坊内以传统民居为主,公房、私房、名人故居散布其间,但之前大部分建筑老化破损严重,还存在与整体风貌不协调的多层零星楼和大体量厂房建筑,市政配套设施条件落后,公共空间品质亟需提升优化。如今通过历史文化挖掘、存量用地盘活、基础设施完善,这里焕新呈现为“苏式生活沉浸式体验街区”。
古城32号街坊是苏州成片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典型案例。据介绍,自2022年开始,市资源规划局牵头制定了《苏州历史城区城市更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真正实现了“小切口、大效益”。针对现状,统筹兼顾原住民保留和商业活力增加的需要,合理确定用于住宅和商业的比例。同时,结合街区居民和业态发展需要,探索以“协议搬迁+产权认定”方式实现产权归集;对两证不全的历史遗留非违法违章老建筑,探索以“房屋安全鉴定+合法性认定”办理产权登记的路径;建立与古城风貌保护相适配的建筑密度、绿地率等规划指标标准。随后,苏州发布“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吸引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古建老宅保育活化,7.1万平方米古建老宅焕发新生,其方式因“宅”制宜、丰富多样——在曹沧洲祠,联手雷允上以古建遗珍为载体,打造集医理展示、非遗体验、门诊坐堂于一体的中医主题文化馆,实现了企业成长壮大和古建老宅活化利用融合发展的双赢。在32号街坊,成功引进苏州创新投资集团、苏州基金等金融企业,以及“无由茶室”、百年老字号“新聚丰”、“千红痕中国古代髹饰艺术馆”等文化传承品牌。
今年,由苏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建筑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五期“苏州古城复兴建筑设计工作营”,将32号街坊的瓣莲巷46号叶宅和瓣莲巷10号、12号纳入其中。作为全国古城保护利用领域的明星项目,工作营吸引了50多家国内外顶尖设计团队参与,进一步谋划32号街坊活化新策,也为苏州古城保护利用拓展新思路、碰撞更多智慧火花。
就这样,以《实施方案》为依据,通过“小单元、渐进式”改造方式,不断补足设施功能,丰富生活场景,一系列融入时代、富有活力的活化利用案例串联起32号街坊的新空间,延续了苏州古城的“烟火气”,不仅激发了老居民在社区的生活热情,也让更多年轻人选择走进古城、重回古城。
“试点政策工具箱”撑起旧载体提质升级
古城虽古,其命维新。推动古城商业复兴,是当下古城保护更新的重要任务。去年9月,我市成为自然资源部低效用地再开发43个试点城市之一,今年4月,《苏州市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出台。以综合性更强、力度更大的政策工具进一步加持古城保护更新,大力挖掘低效土地利用潜力,为优质产业导入、重大平台建设、重点项目落地、城市扩容提质提供更加有力的资源要素支撑。
“按照自然资源部要求,此轮试点要推动单一土地要素供应向自然资源综合要素供应转变、单宗地开发向综合片区统筹开发转变、单一政策工具向综合政策工具转变、部门单兵作战向多部门协同作战转变。”市资源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政策“红利”正开花结果,古城不少沉睡资源被“唤醒”,美罗文化创意园、轨道交通6号线悬桥巷站TOD综合开发等项目应运而生,1150亩“低效地”正逐步实现“大产能”。
美罗文化创意园改造项目位于苏州古城东北角,总面积约38亩,是全市首个完成“工改商”的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项目。回望历史,这里曾是北园仓库建筑群,用于储存苏州五金交电集团的物资。2003年,该公司转制为函数集团后,北园仓库继续作为函数集团子公司美罗商城仓库使用。实施改造前,仓库较为破旧,土地产出不高。为了拓展发展空间,函数集团决定对该地块实施自行改造,引入多国小众商品,设立美罗小奢中心、疗愈酒店、艺术长廊,打造创意文化艺术先锋高地,形成“文创+文艺+文商”的创意文化综合体。函数集团选择了活化利用模式,利用有关政策,临时转换使用功能。在运营过程中,适逢我市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方案出台,该项目作为全市首批试点项目之一,依托“保留建筑下更新改造参照新建流程报批”“存量用地自主更新可抵扣房屋重置成本”等试点政策,完善土地供应方式、优化地价政策工具,完成了用地手续办理,为该项目后期良性持久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古建老宅的保护利用,到存量建筑的活化利用,再到城市建成区的统筹更新,通过供地方式、地价规则、规划管理、确权登记的一套组合拳,一处处闲置资源、一宗宗低效用地重获新生,既破解了古城发展面临的空间资源制约,又产出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让古城保护与民生保障、经济发展、文化传承融合共生。市资源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江南文化“掌上明珠”的苏州古城,在保护更新和低效用地再开发方面的探索实践一直在路上,未来还将继续强化政策加持,开展更多探索和尝试,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理念贯穿始终,让更多的“沉睡”资源被唤醒,让千年姑苏城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记者 王安琪 苏报通讯员 许晨 陈双燕)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3
2024-12-03
2024-12-03
2024-12-03
2024-12-03
2024-12-03
2024-12-03
2024-12-03
2024-12-03
2024-12-03
2024-12-03
2024-12-03
2024-12-03
202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