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云岭东路上的上海化工研究院内,有全国聚烯烃领域唯一一家由企业为主体牵头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层面高端聚烯烃短缺的问题,探索先进材料从进口消费转型到自主保障的发展之路。
眼下在普陀区,从“链主”上海化工研究院的“研发创新链”出发,环环相接,拓展到长三角,连起产业链、人才链,延长产业上中下游的合作链,以科研院所5亿元产值成功撬动千亿级产业规模。
打通高端产业自主发展路
日前,上海化工研究院内的这一重点实验室内捷报频传,从动力电池、光学电子、机器人部件等新赛道产业创新,到高铁保障、航空润滑、风力发电等基础设施能级拓展等行业实现了自主国产应用,累计带动了千亿级产值规模。
其背后,是贯通了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制造再到应用开发的创新链,实现了聚烯烃材料基础研究、先进制造、高端应用三位一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我们通过机构重组,一手和上海交通大学在基础研究上形成‘高校合作’机制,一手和华谊集团产业公司、行业内企业形成‘全国共建机制’。”上海化工研究院院长商照聪介绍。
江苏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精细化学品及合成树脂研制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得益于这条“链”的贯通,企业在新材料产业化上有了新突破。
“基于上海化工研究院聚烯烃实验室的催化剂研发,为我们环烯烃共聚物产品的成功开发提供了核心技术。”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初企业的千吨级产线已建成,万吨级产线正在建设中,投产后这一高性能新材料产品将广泛应用于包装、医疗、光学和电子等多个领域。
作为“链主”单位,在商照聪看来延链补链十分重要:如今已经进入科技带动产业的时代,产业生态、创新生态都是开放包容的,只有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强交流合作,才能由点到面形成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规模化。
他告诉记者:“除了以催化剂为核心的聚烯烃产业链,孵化带动千亿级产值,上海化工院还以生物医药产品与服务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孵化带动了百亿级产值。”
聚烯烃表征实验室
协同攻关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上海市促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指出,要建平台广赋能,加快建设协同创新平台,要优转化强应用,用户牵引加大应用推广,实施应用场景“揭榜挂帅”,培育链上骨干新材料企业。
近日,普陀区正式启动长三角“七市一区”新材料产业链式联盟扩圈,普陀区与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镇江、泰州等长三角七市携手,聚焦新材料产业领域高校、院所、企业、协会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探索深度对接合作机制。
“我们将从加快打造协同创新在线集市、共推一批协同创新品牌活动、共建协同创新主题会客厅等维度展开合作。”普陀区科委主任李文波说。
协同创新在线集市,将集成发布“七市一区”科创产业政策、项目需求、攻关能力、载体功能等信息,打造服务“七市一区”高校、企业、机构、平台、人才等的365天永不落幕的“科创集市”。目前,该平台项目已立项,预计将于2025年一季度上线。
借助上海化工研究院的这条新材料发展链,普陀面向长三角发布“揭榜挂帅”需求,进一步带动产业链协同攻关。
比如,上化院发布“聚烯烃催化剂用高性能硅胶载体的研发”需求,用于替代进口催化剂载体的硅胶。
“目前国内制备聚乙烯催化剂时,仍在大量使用进口的硅胶作为负载型催化剂的载体,而国外采购不但采购周期长、采购成本高,也很难满足技术服务和需求响应,制约了国产催化剂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一位产业链中游研发企业代表介绍,该需求的发布为企业的产业创新提供了精准的方向,上游有技术,下游有市场。
依托上海化工研究院,产业“链式联盟”的强链延链补链效应还在不断凸显,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合作、优势互补、相互赋能的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比如,上海化工院和安徽海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攻关的“同位素碳13国产化”项目已投产,正建设国内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稳定同位素碳13示范装置,将解决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关键试剂原材料国外垄断困境,降低检测成本、惠及国民。上海化工院和苏州联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内首次实现了氧18稳定性同位素的国产化,形成年产氧18水100千克的产能,力争解决我国高端肿瘤诊断试剂的“断粮”之痛。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中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