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寿命的不断延长,患肠癌的高龄老人也越来越多了。外科手术是治疗肠癌的主要方式,但高龄老人肠道功能不佳,恢复速度减慢,还可能同时患有多种慢性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等,这些因素都会给手术带来很多风险。那高龄的肠癌患者是该坚持手术治疗?还是放弃呢?90岁老人突然消瘦一查发现得了肠癌温州的李大爷今年已迈入了90岁的鲐背之年,近两个月来,李大爷的子女们察觉到,老人的身形日渐消瘦,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关怀与询问,他们惊讶地发现,李大爷还伴随着排黑便的情况,这立刻引起了全家的重视。李大爷的子女没有丝毫耽搁,马上带着父亲前往当地医院检查。医生结合腹部CT、肠镜及病理等,确诊李大爷患有“结肠癌”。鉴于李大爷已届超高龄,并且伴随有多种基础性疾病,当地医院认为手术风险极高,因此不建议采取手术治疗。然而,李大爷的家属并未放弃希望,他们坚持带着李大爷寻求更多可能的治疗方案。最终,他们来到了浙大二院大肠外科,找到了王展怀副主任医师。“高龄老人是否适合做手术,是一个需要综合评估的问题,涉及多个因素,包括老人的整体健康状况、手术的必要性、可能的风险与收益等。”王展怀医生说道。在充分了解李大爷的情况及家属的意愿后,手术团队决定为李大爷实施一种创新术式——腔镜下保留回盲部的微创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LISH术)。颠覆传统手术思路保留重要器官减少不良反应腔镜下保留回盲部的微创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LISH术)是由浙大二院大肠外科学科带头人丁克峰教授在国际上率先实施并倡导的,也就是说,这种微创手术方法用尽量少的手术创伤根治肿瘤,此外,还保留了在常规手术中切除的回盲部。据了解,传统的右半结肠癌根治手术需要切除肿瘤远端10厘米的结肠、回盲部和部分末段回肠。这样的手术虽然能根治癌症,但由于对回盲部这种重要肠道结构的切除,可能导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缓慢,常出现腹泻、消化不良等问题。然而,近年的研究发现,肿瘤位于近端横结肠或结肠肝曲时,回盲部的淋巴结转移率非常低。因此,在严格遵循肿瘤手术原则的前提下,通过腹腔镜精细操作保留回盲部,既能达到治愈肿瘤的目的,又尽可能减少对肠道功能的破坏,维护肠道微生态,大大提高患者在术后的生活质量,而保留脏器结构和功能的精准外科手术将成为今后肿瘤外科发展的趋势。考虑到李大爷的年纪,大肠外科联合多个学科充分评估和治疗合并的基础疾病,提前为其制定了预康复计划。在手术前改善李大爷的心肺功能,加强营养和改善肠道功能,提高老人的手术耐受性,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在前期充分的准备后,王展怀医生与浙大二院城东院区麻醉及护理团队默契配合,为李大爷实施手术。术后两周,李大爷顺利出院。给高龄患者的几条建议让老人拥有高质量的晚年生活近两年,王展怀医生及其团队成功救治80岁以上老年结直肠肿瘤病例60余例,其中不乏多位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对于高龄老人罹患恶性肿瘤能否做手术的问题,王展怀医生表示,年龄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证,更重要的是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包括对重要脏器功能、合并症、活动耐量、营养状态、认知功能及衰弱状态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微创手术适应证。微创手术是否适合高龄老人还取决于手术的适应证,如果手术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且病人的生理功能能够承受,那么手术可能是一个合理的选择。精细化管理。医护需要共同对高龄老人潜在的手术风险进行严格管理,包括术前的优化处理、术中的精细操作以及术后的密切监护。多学科协作。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包括外科、麻醉科、监护室、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骨科等等,以确保患者从术前到术后的全程得到最佳管理。患者本人意愿。患者的意愿和期望也是决定是否进行手术的重要因素。个别高龄患者对待手术比较恐惧持放弃态度,医生需要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不要让老人一时的放弃成为家属终身的遗憾。术后康复。高龄患者术后康复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支持。因此,术后的康复计划和支持服务也需要在手术前进行充分的规划。总之,高龄并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但确实需要医生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和细心,以及对患者身体状况的科学评估和合理的手术决策。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龄患者能够安全地接受手术治疗,并从中获益。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