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男子肺癌脑转移 靶向治疗过程中 一度难受到生活无法自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他保驾护航

2022-12-16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专家名片:黄静 副主任医师。杭州市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负责人,浙江省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杭州市中医内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肿瘤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肿瘤创新联盟浙江分会委员。长期从事肿瘤内科的诊疗工作,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恶性肿瘤,尤其在肺癌、肠癌及妇科肿瘤的中医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疗效,防止肿瘤复发转移;中医辨证治疗晚期患者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并善于管理肿瘤患者的癌性疼痛及营养不良。此外临床上运用中医治疗一些癌前病变亦有一定研究。


提起恶性肿瘤,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一系列苦不堪言的副作用。即使扛过了放化疗,大部分患者也总是担心病情复发、加重。其实,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

今天,我们邀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负责人黄静,谈一谈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那些事。

以下是黄静口述——

我有一位69岁的男性患者唐大伯,一年前因为走路不稳,左手无力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肺癌脑转移,基因检测提示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罕见突变)。因为他之前有过心肌梗塞的病史,考虑到身体承受能力,就没有进行手术,而是选择了保守治疗——服用奥希替尼靶向治疗。

好景不长,3个月后复查发现脑内的转移瘤增大了,于是唐大伯进行了脑部病灶伽马刀治疗,并改用伏美替尼靶向治疗。但是在伏美替尼治疗过程中唐大伯出现了头痛伴恶心呕吐、胃口变差、腹泻,左侧肢体也越来越没力气,不能走路,生活不能自理,复查脑部病灶再次进展。

面对这种情况,唐大伯和家人辗转找到我们医院,来找我求助。

他是今年8月份转到我们医院来的,来的时候人状态非常差,躺在床上根本没法起身。由于他的病灶持续增大,我们给他的靶向药物进行了逐渐加量,慢慢从80mg加到200mg,从一天吃一颗变成了吃五颗,同时又增加了另一种靶向药物。

其间因为药物副作用,他出现了腹泻、血压升高等症状,我们又给他配了健脾养胃、脱水利湿的中药,用来改善食欲、减轻毒副作用。

从我们临床病例来看,对接受靶向药物和放化疗治疗的患者来说,中医中药保驾护航的作用还是很好的。像这位患者,虽然他服用靶向药物的剂量很大,但因为同时一直服用中药,副反应始终在可控范围内,让他能够继续接受治疗。

在我们医院治疗了两个月后,他的症状明显好转,病灶缩小,脑水肿也消失了。

出院的时候,他已经能够正常活动,生活、饮食也基本和普通人差不多了。直到现在他状态都还不错,只需要每月定期回来复查即可。

我们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成立于2002年,是浙江省疼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难治性癌痛诊疗基地,省市级CSCO肿瘤患者营养指导中心,杭州市中西医结合肺癌专病联盟牵头单位。

这些年来,科室以肿瘤规范化治疗为核心,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特色,肿瘤个体化治疗为焦点,充分利用中医、西医治疗的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增效减毒,全面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延长他们的生存期。

我们在肺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肝癌、胰腺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头颈部肿瘤等各类恶性肿瘤以及癌前病变的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了多种行之有效的中药内服协定方,还有中医药非药物疗法,包括穴位贴、耳穴压豆、中药灌肠、局部理疗等。

这些中医中药疗法广泛应用于癌性肠梗阻、癌性胸腹水、癌性疼痛、恶病质等肿瘤并发症。

此外,我们还有一些特色的中医外用药,可针对不同的患者辨证施治,比如放疗引起的阴虚发热、口腔溃疡,我们有对应的溃疡方;因肿瘤引起的肠梗阻,我们有灌肠方;有些患者化疗后睡眠不好、恶心呕吐,我们还有仪器联合中药的疗法,可以改善睡眠、食欲等。

对于康复的肿瘤患者,在维持期继续口服中药,也有防止肿瘤复发、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我们科室每年收治各类肿瘤患者2000余人次,目前开展的中西医结合诊疗项目包括:中西医结合治未病(癌前病变);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治肿瘤并发症;不耐常规化疗肿瘤的治疗;抗肿瘤复发转移的治疗;年老体弱肿瘤患者的治疗;化疗无效病人的治疗;延长术后放化疗无病进展期。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