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2人,但传播历史真相的接力棒不会掉落

2024-12-13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2人,但传播历史真相的接力棒不会掉落——

传承历史记忆 书写青年担当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7周年,铭记历史、捍卫真相,他们或是作为幸存者后代接替先辈发声,或是将传承这段国家记忆当作使命,或是跨越国界把历史真相讲给世界听,他们共同书写着这段历史传承中的青年担当。也正因为他们,这段承载了家族伤痛、民族之殇的世界记忆,代代传承、生生不息,正义之声、和平之声历久弥坚。

幸存者后代,这个身份责无旁贷

丝带拉动,幕布降下,站在习近平爷爷和夏淑琴奶奶身边,一起为“国家公祭鼎”揭幕……2014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幕,在13岁少年阮泽宇日后的记忆中,越来越清晰。

 

2014年12月13日,阮泽宇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

祖爷爷阮家田的名字刻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的遇难者名单墙上,而那场浩劫发生时,三爷爷阮定东还是襁褓中的婴儿,“祖爷爷被日本兵刺成重伤,仍然把三爷爷紧紧抱在怀里。回到家三天后,祖爷爷就去世了。”家国紧密相连,阮泽宇感觉身上比其他人多了一份责任与担当。2020年,阮泽宇考入东南大学医学院,和曾是军医的“三爷爷”走上了同一条道路。大二暑期实践,他带着同学一起去阮定东家听他讲述那段历史,记录本上写得密密麻麻,“我想更加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我要把它传承下去,责无旁贷。”从稚气未脱的少年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大学生,阮泽宇说他会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未来成为一名医者,救死扶伤,守护和平。

 

如今,阮泽宇已是东南大学医学院的一名学生

为“国家公祭鼎”揭幕的那一刻也时常出现在夏淑琴老人的眼前。1937年,全家9口人中7人惨遭日军杀害,8岁的夏淑琴身中3刀昏死过去才幸免于难。半个多世纪后,她成为战后首个赴日控诉日军暴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外婆一直很勇敢,但战争带给她的伤害太大了。”后人与幸存者朝夕相处,对战争创伤体验更有“切肤之痛”,曾陪伴夏淑琴赴日的夏媛,这些年目睹外婆带着创伤不断发声,也看着老人不可避免日渐衰老,从默默跟随左右到主动参与其中,2022年8月,夏媛和儿子李玉瀚共同接过了传播历史真相的接力棒,成为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她参与《黑色记忆:南京大屠杀》有声读物的录制,加入“不可忘却的记忆—南京大屠杀史实”阅读寻访行动,在不同的场合一遍遍把这段沉痛的家国记忆告诉给更多的人,她和儿子一起对已经95岁的老人说:“你说不动了,我们替你去说,不要担心。”

 

夏媛是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

和夏媛同为首批“传承人”的还有幸存者马秀英的曾孙女马雯倩。这些年里,这个“95后”姑娘探望过很多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还和大学学妹一起拍摄并制作“南京大屠杀微纪录片”,更身穿象征着紫金草的紫色马甲,无数次穿梭于纪念馆的各个角落。有一回,她像往常一样告诉参观者们自己的身份,讲述曾祖母的历史记忆。讲解完,一个年轻人递上纸笔问马雯倩能不能签个名,“他说想像我一样,以后也能为传承这段历史做些什么,那一刻,我的使命感更加强烈了”。从大学编导专业毕业后,马雯倩选择成为一名自由摄影师,除了坚持多年的志愿讲解,只要纪念馆有活动需要协助拍摄记录,她就二话不说拿起相机赶到现场,“我是祖奶奶带大的,她走的时候一直握着我的手,我一定会守护这段不能忘却的记忆”。

 

马雯倩参加“烛光祭”活动

历史的见证者终将离开,截至目前,由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2人,但传播历史真相的接力棒不会掉落,2022年至今,“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总数增至32人,他们多是幸存者家庭的二代、三代甚至四代。不断变小和持续扩大的两个“32”,一个又一个家庭为传承历史记忆做出努力,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用实际行动接替先辈,将历史告诉世界,让过去警示未来。

只要是中国人,就有使命感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和着铿锵有力的诵读,著名诗人冯亦同所作的《和平宣言》响彻云霄。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成为那段历史的讲解员,“12·13”不只是一城一地的受难日,它连接起了更多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霍浩辉曾连续三年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领诵《和平宣言》

2014年12月13日,当时还在南京一中读高一的霍浩辉第一次站在纪念馆广场上,领诵《和平宣言》。尽管早已对这240字熟稔于心,但那一刻汹涌而沉重的情绪袭来,他无法平静,想到国家和先辈遭受的苦难,霍浩辉感觉“从那刻起心里就埋下了种子”。连续三年在国家公祭仪式上的领诵经历深深影响和激励着他,尽管早已把领诵的接力棒交到了学弟学妹的手中,却从未有一刻卸下“传承”的责任。把民族的苦难铭刻于心,把和平的愿望付诸于行,英国留学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回到南京,进入南大读博继续深造,他说未来想成为一名教师,通过言传身教讲述南京故事,传承历史记忆。

曾因战争而蒙难,今因和平而闪光,2017年,南京成为中国首座、世界第169座国际和平城市。前不久,南大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生和煦参加了“感恩·南京安全区”国际和平徒步活动,沿途为大家进行讲解。“这是最近一次参加相关的活动,但要说印象最深的还是两年前的那次展览。”2022年5月18日,“宁在——南京·和平城市记忆设计展”在纪念馆开展,和煦全程参与了策展与布展。他和团队在名为“无名之物”的展区里专门设置了一个高度、宽度与紫金山上的碉堡一致的装置,伴随着枪炮声,侧面的墙壁不断震动,模拟南京保卫战期间战士们在碉堡内的生存环境,向保卫城市的英雄致敬。“展览的初衷就是我们尝试换一个角度,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让大家感受城市日常风景中蕴含的和平记忆,用更能与年轻人对话的方式,激发、升华他们内心的和平体验,更加珍爱和平。”眼下,和煦与团队正投入小粉桥街区的改造中,未来这里或将打造成和平街区。

 

和煦与团队布置“宁在——南京·和平城市记忆设计展”

位于小粉桥1号的拉贝故居,曾是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约翰·拉贝的住所。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杨雅丽从2018年起开始关注安全区难民收容所这个课题,她曾在导师带领下,挖掘出一大批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围绕在拉贝身边,守护与救济难民的中国同胞。打捞真相、捍卫和平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年轻一代的手中。去年9月,杨雅丽积极争取到了前往日本名古屋市爱知大学,参与博士双学位项目的学习机会。

 

杨雅丽曾多次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这一年,她一头扎进当地的图书馆、档案馆,深入搜集历史资料,发现了一些曾目睹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记者的回忆录,还与《朝日新闻》资深记者上丸洋一深入交流,尝试了解和揭示更多历史真相。“每次有人问我是做什么的,我都会说我是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并把这段历史告诉全世界。”如今,杨雅丽已回到国内继续学业,她说会尝试翻译和引进上丸洋一的新作《南京事件与新闻报道:记者们写了什么、没写什么》,为南京大屠杀史的研究尽一份力。“个人力量虽小,但我不会放弃。期待能有更多年轻人加入这一研究领域,共同探索历史真相,以史为鉴,开创和平的未来。”

过去,他们走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未来,他们又都走在同一条路上。

向世界传播真相,更是汇聚和平之声

11月23日,中国幸存“慰安妇”生活现状纪录电影《三十二》《二十二》在日本首次公开自主上映。“我先是拍了《三十二》,2014年1月1日,我们开始《二十二》的调研,寻找这些老人。这些年间,片中受害老人已全部离开,在铭记的同时,我庆幸用纪录片这样的载体,把她们都留在画面里,让我们的下一代也能看到她们。”“80后”导演郭柯曾带领团队走了5个省29个地区,抢救性地完成了《二十二》的拍摄。

 

郭柯带领团队抢救性地完成了《二十二》的拍摄

2017年8月14日,世界“慰安妇”纪念日当天,《二十二》在国内公映,这部记录历史的电影也创造了历史,仅上映两周,即成为国内首部票房破亿元的国产纪录片。“对我来说,拍摄了《二十二》是这些年里最重要的事。”郭柯说,历史永远在那里,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关注和推动,“勿忘历史、呼吁和平,这是我们这一代人该做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7年起,《三十二》《二十二》先后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法国、韩国和中国香港地区陆续上映,引发全世界对“慰安妇”问题的广泛关注以及对战争的深刻反思。而无数年轻人更是通过互联网自发参与“带她走世界”活动,他们佩戴纪念幸存者的少女像纪念章,走到世界各个角落,呼吁大家勿忘历史、珍视和平。

 

《三十二》和《二十二》的海报

历史罪行不容抹杀,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从一城一国记忆上升为人类共同记忆,南京大屠杀这段悲怆的历史,正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被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了解和传递。而他们中的很多年轻人选择走进纪念馆,走进这一堂关于和平的“历史课”。截至2023年3月,纪念馆就已汇聚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位紫金草国际志愿者,这些年轻人用自己的特长和语言,通过志愿讲解、翻译史料、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等多种方式,向世界讲述南京历史,传播和平之声。

每到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董戴维就会把微信头像换成黑白色,以此表达缅怀。2019年,他在老师推荐下,成为紫金草国际志愿者。他了解到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家族与国际友人约翰·马吉家族的命运勾连,在个人社交媒体发布视频《1937—2021,马吉与夏淑琴两个家族的命运与共》,引起了热烈反响。今年9月,董戴维参加了“唱响和平,播种未来”活动,并在纪念馆尾厅镌刻着来自中外各界人士参观感言与对和平美好寄语的“和平墙”前,向在场观众分发以和平为主题的明信片,邀请大家共同书写关于和平的心声与祝愿,“我愿把南京大屠杀历史讲给更多人听。当我们哀悼并且铭记时,便会对生命多一份敬畏,对和平多一份珍重。”

作为紫金草国际志愿者,他们都是故事的讲述者、历史的传承者、和平的播种者。“我从小就了解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对这段历史感同身受,因为韩国有着同样悲惨的经历。特别是来南京参观纪念馆后,感到触目惊心,这让我有了要做些什么的强烈意愿。”来自韩国的李度宪谈及参加纪念馆的书法沙龙活动,通过笔墨书写,传递和平愿景;逢年过节,他也在纪念馆为世界各地的参观者提供志愿讲解。如今,即使已返回韩国工作,李度宪也没有忘记自己紫金草国际志愿者的身份,一有机会就会向身边的人讲述那段历史,“紫金草优秀国际志愿者的身份是我永远的勋章,未来,我将继续用自己的行动,为传播南京大屠杀史实、呼吁和平贡献力量。”

记者 黄欢 刘浏 付岩岩 沈峥嵘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