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原标题:【记忆】这些,是不是你熟悉的老卢湾?
据上海发布官方微信,在上海人心中,老卢湾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它有着包括中共一大会址在内的众多革命史迹,还有淮海路、新天地这些繁荣的商业区,也是上海最能体现东西方文化相融、交流的区域之一。这就带你领略一下老卢湾的风韵……
红色卢湾
卢湾区境,由于租界的特殊环境,清末以来,革命志士、革命政党在境内居住、组建和活动,留下大量革命旧址遗址。
在境内100多处革命史迹中,中共一大会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孙中山故居3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韬奋故居、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周公馆)等6处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史迹的陆续修缮、建馆、开放,为以史育人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中共一大会址
中共一大宿舍旧址
团中央机关旧址
周公馆
孙中山故居
韬奋纪念馆
古往今来
肇嘉浜自西向东折北流,西会小浜,据称昔日有罗姓居浜畔转弯处,故名罗家湾,后谐称卢家湾。
1863年辟筑徐家汇路,穿越地境中部,现在经过这段路时仍有明显的两个连续的“湾”。
1914年卢家湾北部地境全部划入租界,又一次填浜筑路,建造旧式里弄。以后租界当局在地境设电车公司、电灯公司具冠以卢家湾之名,经过此地的电车也以卢家湾为站名,年久沿袭,形成区片名。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卢家湾命名为芦家湾区,习惯上用作卢家湾区。
1950年6月,卢家湾区改称卢湾区。细心的你可能已经发现,1954年地图中的卢湾区并不是后来我们印象中的范围,似乎少了一半。因为重庆南路一线以东的部分原为嵩山区辖地。1945年初建时名为泰山区(第五区),1947年更名嵩山区,1956年3月撤销,大部分归入卢湾区,东北角一部分划入邑庙区。1959年12月,邑庙区撤销,区境范围亦有调整,从而形成日后我们熟悉的卢湾全境。
从霞飞路到淮海中路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值上海城市的急速转型,在国内外的地位快速上升。
这一时期又是一些现代都市发展新规划理念、新建筑材料的应用阶段。因此,该区域在规划、营建乃至管理上都有其独特之处。
20世纪30年代霞飞路街景(四明里)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该区域面貌大异,逐渐有了“东方巴黎”之称。作为“东方巴黎”的代表街区,霞飞路也有了“东方香榭丽舍大街”之誉。置身于国际化背景下的霞飞路,多元文化交融,色彩绚丽,代表着时尚,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繁华而不轻浮,热闹而不喧嚣。”恐怕就是对霞飞路最中肯的评价。
20世纪30年代霞飞路街景(嵩山路警察局一带)
经历了数次更名后,淮海中路成为其最终名称,并深深印刻在每一位卢湾人心中。
伴随着霞飞路两侧慢慢耸立起的公寓、大楼、新旧各式里弄,这一地段终究形成了一个人口高度密集的居民区。为了方便居民的需求,霞飞路沿街房屋和店铺也逐渐增多,甚至出现了专业性商店。
到1949年为止,淮海中路商业街基本格局已然成形。大量的服装店和餐饮店及各式各样的钟表店、照相馆、发型屋,也慢慢凸显了淮海中路独特的高雅品位。
1950年淮海中路街景(重庆南路口以西)
20世纪80年代末淮海中路街景(重庆南路口以西)
20世纪90年代淮海中路街景(思南路口以东)
20世纪90年代中期淮海中路街景(成都南路口)
146路环游老卢湾
可称为“卢湾环线”的146路公交线,从卢浦大桥出发,沿途可饱览几乎所有卢湾地标,按捺不住的你可以坐上一程,绝不辜负你对“卢湾风韵”的期待之心。
打浦桥站:田子坊
1998年起,通过租赁、转让、置换等方式,逐步把旧厂房、旧民宅改建成画家工作室、设计室、摄影室、陶艺馆、时装展示厅等,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一大批从事创意设计的艺术家、画家和设计师加盟,逐渐形成了以室内设计、视觉设计、工艺美术为主的创意特色。
作为上海历史街区中最具里坊风貌特色的社区之一,田子坊街区反映了从近代江南农村到华洋混住社区及里弄工厂社区的发展脉络。“田子坊”街区空间格局的历史衍进,反映出上海海派文化的积淀过程,是海派文化兼容并蓄特质的意向表达。
淮海中路思南路站:思南公馆
曾经的马斯南路(今思南路)得到了不少名流的眷顾,柳亚子、梅兰芳,他们或在那法式梧桐下沉思,或在一旁的名邸中低唱,终于造就了思南公馆这聚合了人文风尚的地标。
马当路兴业路站:新天地
石库门有着深深的历史烙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百年前设计的居住空间早已跟不上当前都市前进的步伐。然而,作为上海近代文化的标志,石库门应当保留下去。新天地正是在此背景下,走出一条以现代手法演绎历史建筑的改造之路,为上海旧城改造提供了经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