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里的端午】走进古画 探秘古人如何过端午

2023-06-23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每个传统节日都拥有其独特的文化符号,它们穿越古今,传承、演化、发展,成为今人的文脉记忆。端午这天,翻开清代画家徐扬的《端阳故事图》册,人们看到了“似曾相识”的一天,其中有古人对亲友的祝福、对生命的敬畏、对美好的向往。

如果生活在古代,端午节这天我们会怎样度过?

此图为《悬艾人》

图上提字:荆楚风俗以艾为人悬门户上 以禳毒气

清晨,人们将前一日采好的艾蒿放入水中清洗,晾干后再成束悬挂于门口。在“消除疾病”的美好寓意中,端午节的序幕被缓缓拉开。

每年的农历五月,是艾草成熟、药性最好的时期。古人通常会在节前一天的傍晚采集艾蒿,以便节日当天使用。有的家庭还会将艾蒿制成艾人、艾虎,除了驱赶蚊虫外,还取其“辟邪除秽”之意。这个习惯,直到千年后的今天依然保留着。

此图为《系采丝》

图上提字:系采丝 以五色丝系臂 谓之长命缕

悬挂好艾蒿后,家人间开始为彼此系上代表吉祥的五彩绳,希望它保佑亲人健康长寿。

端午所系的彩丝,是代表吉祥的饰物。五色丝线又称“长命缕”“续命缕”。古代以五月为恶月,汉代以青、赤、黄、白、黑五种色彩的丝线代表五行,象征五色龙。古人相信,用这五种颜色的丝线扎成的“长命缕”能够“驱除瘟病、避邪止恶”。

此图为《赐枭羹》

图上提字:汉令郡国贡枭为羹赐官以恶鸟 故食之

悬艾蒿、系彩绳,当这些准备工作完成后,上午的时间也过去了大半。此时,一些官宦之家会收到来自宫廷的特殊礼物——枭羹,这是由帝王赏赐的代表“驱邪匡正”思想的食物。

“枭羮”是以枭(猫头鹰)肉制作的羮汤,也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在古代,枭被认为是不孝之鸟。从汉代开始,人们就有五月做枭羮、送枭羮、吃枭羮的习俗,而宫廷的“赐枭羮”就是将这一习俗官方化、制度化。皇帝将宫廷制作的枭羮赐给大臣,其中带有些警示臣子不要像枭那样“不忠不孝”的意味。

当然,伴随着文明的进步,以及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推进,“吃枭羮”的习俗已经没有了,粽子、绿豆糕等渐渐成为端午应景的食物。

此图为《採药草》

图上提字:五日午时蓄採众药治病 最效验

吃完午饭后,生活在山野的人们会背上竹、篮,拿上锄头,到林子里采草药。端午在古人心中是毒日、恶日,所以他们会在这天采摘草药,以防病治病。此时,草药茎叶正好成熟、药性好,久而久之,端午便被人们称为“天医星临门”。

明清时期,大城市的药铺会在端午这天施药,居民成群结队到药店索取应节的消毒药品(如雄黄、芷术等)。直到现在,我国仍有很多地区沿袭着端午采药、施药的习俗。

此图为《观競渡》

图上提字:观競渡 聚众临流称为龙舟胜会

当竹筐被新鲜的草药塞满时,人们便会心满意足地下山去。途经河边,那里已是人山人海。乡亲们正聚在一起,兴奋地看着你追我赶、互不相让的龙舟赛,助威呐喊声不绝于耳,场面好不热闹。

关于“龙舟竞渡”的习俗,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除了纪念屈原、曹娥、伍子胥等说法外,赛龙舟也有祭水神、龙神的传说。如今,它已成为端午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

此图为《养鸲鹆》

图上提字:取鸲鹆儿毛羽新成者去舌尖 养之皆善语

当人们看完了热闹的龙舟竞渡,背着满载药材的竹筐在市集中穿梭时,一旁的商贩便开始了吆喝——他们在卖鸲鹆(“八哥儿”)。很多路过的长者会顺手买一只,拿回去与孩子作伴。

此图为《裹角黍》

图上提字:以菰叶裹粘米为角黍取阴阳包裹之义 以赞时也

太阳西沉,一天即将过去。左手拿着活泼的八哥儿,右手拎着制作粽子的菰叶、粘米,身后背着采摘的草药,街市上的人们笑盈盈地向各自的家走去。

回到家中,一家人又开始忙碌了。他们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裹角黍。角黍就是粽子,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在春秋时期,粽子就已出现了,最初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的“专属”食物,一直流传至今。渐渐地,端午节也被人们称为“粽子节”。

此图为《射粉团》

图上提字:唐宫中造粉团角黍饤盘中 以小弓射之 中者得食

协作下,粽子新鲜出炉,可家人们却不急着吃,他们开始了另一项活动——射粉团。人们轮番用特制的小弓箭去射远处的粉团,射中者可以分得一块热气腾腾的粽子。在微凉的傍晚,一家人聚在一起玩游戏、吃粽子,其乐融融、幸福满满。至此,一日端午也就落下了帷幕。

《端阳故事图》是清乾隆年间宫廷如意馆画师徐扬所创作的一副绢本设色画,目前由故宫博物院收藏。图册分八个画面,十分精致,用笔、用色秀丽典雅,生动描绘了端午节期间的主要民俗活动。画面中有隶书题写的画名,也有用行书写下的题字,在方便读者了解端午节俗的同时,也将端午文化“印”在了绢本上,使其代代相传。

策划:董大正

撰稿: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 李楠迪娜

图源:故宫博物院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